健康養身★全身麻醉出現過敏性休克險喪命 心血管監視儀化險為夷

全身麻醉出現過敏性休克險喪命 心血管監視儀化險為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7歲林先生,因工作中跌倒而傷及頸椎,造成四肢無力及麻木,經診斷為頸椎狹窄造成脊髓壓迫,醫師建議進行減壓手術。此手術採全身麻醉,林先生在麻醉誘導後的血壓有逐漸降低的情況,醫師立即給予大量靜脈輸液,卻無明顯改善,在開始壓胸進行心肺復甦術同時,麻醉部醫師將動脈導管接上「進階心血管監視儀」,高度懷疑為過敏性休克,故針對過敏性休克立即進行治療後,林先生的生命徵象逐漸回穩。

麻醉出現低血壓 若為過敏性休克恐致命

奇美醫學中心麻醉部主治醫師王立楷說明,麻醉中病人若發生預期之外的低血壓時,需鑑別的原因眾多,包括病人原有的疾病、隱藏性出血、心肌梗塞、麻醉藥物的作用、過敏等,而醫材、麻醉藥物、消毒藥水、輸血等情況,都有可能引發過敏;如果只有發紅、搔癢、蕁麻疹等皮膚反應,並不太會影響生命安全,最擔心的是可能致命的過敏性休克(嚴重過敏)。

全身麻醉引發過敏性休克機率低 新型監視儀可掌握

全身麻醉發生過敏性休克的機率約一至二萬分之一,症狀包括:心跳過快、過慢甚至停止、血壓大幅降低、支氣管痙攣等,可能在幾分鐘內發作,也可能幾小時後才表現出來,但因為手術中的無菌考量,通常無法完全掀開病人身上的布單來檢視病人的皮膚是否有過敏的表現,加上病人在全身麻醉之下無法描述自己的症狀,所以有時無法即時正確診斷;所幸,利用各種新型監視儀皆可讓麻醉醫師進一步掌握麻醉病人的生理變化。

此外,王立楷醫師提醒,若曾有藥物過敏的經驗,一定要在手術前的麻醉訪視與麻醉醫師詳細溝通,才能共同守護手術中的麻醉安全。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4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每逢暑假就經常傳出海邊溪邊等地發生學童、青少年溺斃意外,新聞畫面中家長哭紅眼睛,喊著死去的孩子名字。國民健康署提醒,如想戲水,務必至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並身穿泳衣泳褲,不要貿然下水,避免致命風險。 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位居國人10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45歲葉女士是熱心親切的職業婦女,平時與同事相處融洽,但隨著天氣炎熱,她最近常感到煩躁、易怒,身體開始變得熱烘烘的、半夜睡不著,且月經開始混亂,像變了1個人,經家人陪同前往中醫就診,才知原來葉小姐正面臨更年期大考驗,透過規律服用中藥、針灸治療後,終於逐漸恢復笑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許多新手父母擔心孩子食物過敏,當過敏反應發生時,往往措手不及,不曉得該怎麼辦?根據《raisingchildren》,為避免孩子引起嚴重的食物過敏,應注意過敏原與接觸的餐具,購買前先仔細閱讀食品標籤,外出用餐時,先詢問菜餚的製備過程是否接觸過敏原等,盡量避免因為食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氣象局預報,台灣上空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下,全台在上半周都有午後雷陣雨可能,南部則在下半周持續,白天太陽高掛天氣好,下午暴雨中行動,很容易鞋子全溼,就像雙腳一直泡在水中,如果不小心黴菌感染,有可能導致灰指甲。夏日想要穿涼鞋,可能就沒有那麼好看,另外足部外傷遇髒水也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