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公視職人劇《生死接線員》 探討器官捐贈議題

  公視推出照見生命價值題材戲劇,同時也是台灣首部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職人劇的《生死接線員》,首播後隨即創下公視連續劇開播首周收視紀錄,持續引領台灣戲劇對議題探討,也讓大眾更深刻關注生命議題。

  全台灣目前大約有15萬名執業護理師,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其中僅有62位護理師專門負責器官勸募,他們穿梭在辦公室、加護病房、檢驗室及開刀房,同時肩負了9千多人重生希望。

  器捐協調師需在短時間內確認病人是否符合器捐條件、聯繫院內腦判醫師、登錄捐贈者的檢驗數值、通知受贈者或他院協調師、聯絡檢察官、安排開刀房,在這其中還要顧及家屬的心情,必要時協助安排家庭會議等。這些協調師在2018年共接獲了來自各單位通報1,103名潛在捐贈者,經過詳細的評估後,協助了327位器官捐贈者完成心願,860位病人得到移植機會。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說到,回憶起這20多年來推動器官移植暨勸募工作的過程,每個工作都親身參與過,曾經陪家屬到警察局作筆錄,也曾抱著即將被植入的器官坐在時速100多公里的車上。李主任認為,目的並非要告訴大眾對與錯,最重要的是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讓家屬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脫離悲傷。

  團隊費近2年時間,奔走醫院進行田野調查,製作人許家豪表示劇中多數個案都是醫院發生的真實案例。而演員曾少宗則強調,希望《生死接線員》走入家庭,讓觀眾與家人觀影後,對生命的離開與存續有所省思與討論。

  公視表示,這是器捐移植協調師需面臨的戰場,期望透過戲劇讓社會看見這群人們在職場上的生與死間穿梭,幫助他人,讓生命得以延續,獲得真正的圓滿。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名約50歲的男性患者,剛開完心臟重大手術,出院大約一個禮拜,感覺胸悶胸痛不舒服,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就診,一度出現意識不清的危險狀況。急診室余國聖醫師立刻抽血和心電圖檢查,在抽血報告還沒出來前,根據臨床經驗判斷,立刻給予降血鉀和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經過約30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風暴本土病例今(5)日暫+0!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仍新增7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自菲律賓(案1155)、印尼(案1156、案1159至案1161)、日本(案1157)及美國(案1158)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接種假」來了!為提高國人接種疫苗意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親自宣布,研議多時的「疫苗接種假」即日起上路,勞工或公務人員前往接種疫苗及接種後若發生不良反應,自接種之日起至接種次日24時止,均得申請不支薪的疫苗接種假。 指揮中心強調,請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染疫風暴擴大,華航園區內的諾富特飯店更已成為社區破口,從入住的機組員到房務人員、外包商通通都有人確診,足跡還遍及北北桃,旅館責任該誰來揹?打臉桃園市長鄭文燦「諾富特一直都是中央管」的說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5)日下午明確表示,諾富特飯店做為檢疫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