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蛀牙窩洞大補綴易脫落 3D齒雕一體成形免煩惱

  1名中年婦人因左下第一大臼齒蛀牙窩洞過大,補完牙後一段時間又不慎脫落,就這樣來來回回補了好幾次。後來經牙醫師仔細評估牙齒窩洞大小型態,建議可做一體成形的3D齒雕,完成後不僅補綴顏色與原齒色相仿,也不須擔心先前牙齒補綴物無預警掉落,屢屢造成食物卡洞的困擾,現在已能輕鬆自在享受美食的樂趣。

  收治該名病患的萊德美學牙醫阮柏升醫師指出,婦人之所以大臼齒的補綴物頻頻脫落,是因為蛀牙窩洞過大且填補材質屬性與耐度不夠所造成。以往當蛀牙或蛀洞較大時,多採用銀粉或樹脂填補,但銀粉含汞成分,在調製過程具有毒性,目前已較少使用;大範圍樹脂則在冷熱交替的進食中,可能產生熱漲冷縮而與真牙之間產生微隙縫,導致脫落或2次蛀牙的發生。至於全陶瓷的3D齒雕嵌體,則是與生物相容性極佳的補綴材料,兼具長效且美觀的優點,因而能順利解決婦人長期的困擾。

  3D齒雕的作法是先將蛀牙清除乾淨、修磨窩洞型態,再用數位口腔掃描機取模,傳送到電腦,藉由軟體設計將窩洞填補起來,設計完成後再用電腦自動研磨切割出與牙齒窩洞形狀完全密合的瓷塊,並鑲嵌到牙齒蛀牙的窩洞中,再透過精密的黏著技巧製作完成。由於3D齒雕結構緻密,硬度和物理特性仿似真牙琺瑯質,不易斷裂,顏色自然美觀,咀嚼過程磨耗真牙的機率也較低。除能填補後牙區之外,3D齒雕也能運用於缺角的前牙,藉由染色和調配齒色補綴,或者做成貼片包覆,能顧及美觀和耐用。

  然而每個人牙齒缺損的形態不同,有的在咬合面、有的在側面,通常牙醫師會先評估個案情況。阮柏升解釋,若牙齒的缺損範圍過大,難以確保3D齒雕的牢固性,或牙齒琺瑯質受損嚴重,也會評估磨小真牙裝上牙套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相較於大範圍樹脂補牙易造成2次蛀牙,裝牙套又須磨小真牙,3D齒雕材質兼具美觀、硬度及生物相容性,且能與窩洞密合,雖然3D齒雕是不錯的選項,但阮柏升提醒,療程完成後仍應避免啃堅果或骨頭等過硬或過脆的食物,若有夜間磨牙習慣則應戴夜間咬合板防護,建議3餐飯後仍須做好潔牙工作,並定期回診檢查,才能確保口腔的健康。

相關推薦

▲任何運動都可以減緩肌肉的退化,飲食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了年紀不運動,當心肌肉流失光光!一名62歲女性,經常背部及腰部酸痛,手臂酸麻,雖然使用止痛藥膏情形會改善,但不久即復發,原來每天在小吃店製作湯圓的她,必須站立9個小時,雙手還...

閱讀詳情 »

大腸憩室是一種腸道老化的症狀,大部分的情況下大腸憩室並不會造成不適,但若惡化出現發炎症狀就要積極就診!臣宏診所院長詹秉鋐醫師表示,腹痛、畏寒、發燒、噁心是大腸憩室炎的常見症狀,但症狀嚴重者也可能併發腸出血、腸穿孔等問題,因此若出現不適症狀者應積極就診檢查,以免病況惡化。  大腸憩室是一種因腸道退化而...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失業,孩子遭殃!長庚醫院兒保團隊今(28)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兒虐發生率與失業率息息相關,且有明顯的遞延現象,也就是失業率上升的隔年,兒虐發生率就增加。研究團隊依研究模型推估,失業率每上升1個百分比,來年的兒虐率將上升...

閱讀詳情 »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傅佩德 網路上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懷孕禁忌,最常見的類型包括吃了哪些食物、做哪些事情會對胎兒造成傷害等,時常讓孕婦感到困惑又害怕。到底哪些說法是真的,哪些只是謠言呢?   在懷孕中後期,睡覺時沒有靠左側躺睡,會造成胎兒死亡? 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