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冒癌症復發風險 癌母順利產女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35歲婦女,因罹患右側乳癌第三期,接受為期五年的荷爾蒙治療的第二年,卻意外發現已懷孕11週,最後仍冒著癌症復發的風險,留下腹中的胎兒,最後也在醫師的協助下,順利生下健康女嬰。

這名婦女因乳癌曾接受化學治療,檢查也發現卵子庫存量指數AMH只有0.34,恐隨時都無法生育,醫師建議在接受治療前,先接受保存生殖力的技術;澄清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謝昌興指出,曾建議這名患者,因荷爾蒙治療恐對胎兒造成影響,但婦女仍堅持不放棄腹中胎兒。

主任謝昌興進一步說明,在癌症醫學中,有所謂健康媽媽效應,通常癌後懷孕生小孩的活得比較久,主要是因積極樂觀誘使這樣的效應,其實這名婦女也是因為懷孕生子的機會變低,才決定要奮力一戰,讓孩子健康地生下來。

目前,癌症發生的年齡層已逐漸降低,甚至許多癌患也都未婚、未完成生育計畫;謝昌興提醒,其實可在接受化學等治療前,接受保存生殖力等技術,讓患者能一圓成為母親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8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車神」舒馬克去年因滑雪出了意外,昏迷近半年,醫師用低溫治療法讓他脫離恢復意識。到底低溫治療是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麟表示,在實施心肺復甦術(CPR)讓患者恢復心跳後,使用低溫療法,能讓患者腦部代謝減緩而形成保護作用。患者接受CPR之後,低溫治療是作為保護...

閱讀詳情 »

這兩天一直很激動地跟朋友師姐們分享無患子,大家的耳朵有沒有覺得呱噪咧?那就再來篇圖文並茂的吧,先養耳再養眼。   首先,何謂無患子呢? 無患子(學名:Sapindus),本草綱目稱為木患子,四川稱油患子,海南島稱苦患樹,台灣又名黃目子,亦被稱為油羅樹、洗手果、肥皂果樹,其他地方名:搓目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衛生局調查結果顯示,民眾生活作息以靜態為主的比例高達52.5%,其中又以35~44歲的年齡層占比最高,達59.4%。醫師指出,長期久滯不動和持續反覆性工作,常常引起肩頸痠痛和下背痛,是許多上班族的困擾,其實每日做15分鐘健康操,可遠離下背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