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顏面神經麻痺 中醫調理可紓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出現顏面神經麻痺主要是因控制臉部的神經受到壓迫,導致臉部肌肉功能失調,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葉勇德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又稱為貝爾氏麻痺,除了會出現口眼歪斜等症狀,也影響外表美觀,因此多少都會影響到患者的社交活動。

臨床上,1名女性醒來時就發現自己的左臉出現眼歪嘴斜的情況,甚至無法微笑、正常進食,一度以為是中風,緊急就醫後,醫師診斷為顏面神經麻痺,透過中醫調理、復建,才逐漸好轉;葉勇德說,顏面神經麻痺又分為中樞性和末梢性,前者多發生於腦部腫瘤患者,後者則多是因受寒風吹襲、病毒感染等所導致。

醫師葉勇德進一步說明,發病原因多是人體正氣不足,導致風寒邪乘虛而入,使顏面氣血循環不良導致,這時可透過個人體質給予寒熱調整藥物,且配合針灸、按摩等方式加強療效,可有效紓緩症狀。

冬天、春天,屬於天氣變化較大的時期,為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高危險時節;葉勇德提醒,患者出門一定要隨時戴口罩,且注意保暖外,飲食上也應清淡為主,且隨時補充維他命B等,更重要的是,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就不用擔心受到疾病纏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睡眠不佳危害大!美國世界睡眠協會稱,睡眠不足正威脅著世界上多達45%的人口的健康。根據美國《睡眠研究雜誌》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佳與癡呆症和早逝有關聯。好的睡眠超重要 睡眠不佳傷身  根據美國《睡眠研究雜誌》,分析了健康和老化趨勢研究數據,該研究每年對6,376名受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疫情期間乾癬如何控制?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表示,透過藥膏、照光、生物製劑等正規治療,配合健康生活型態,保持正常生活機率很高。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乾癬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廖澤源則呼籲,疫情期間若不控制乾癬,皮膚及新陳代謝症候群等共病都可能惡化,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的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進入三級警戒至今已近2個月,大人小孩在家除了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在接觸3C產品!眼科診所院長林岫儀表示,這段時間學童近視度數大幅增加,成人乾眼症數量也急速上昇,許多民眾都有眼部發炎、感染的現象,卻因疫情不敢就醫而延誤治療,使得角膜潰瘍,出現另類的防疫眼疾。林岫儀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COVID-19已在國外肆虐一年多,許多統計也發現,有三至四成的患者即使在痊癒之後,也會產生嚴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自然》期刊(Nature)指出,如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肺功能衰退等後遺症,發生機率就與重症程度有關,但腦部、心臟、腎臟、血液、內分泌系統等,就不一定和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