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冠心病恐猝死 ICD可監測

冠心病恐猝死 ICD可監測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0多歲的吳先生曾做過心臟手術,後來又因心跳紊亂裝置「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今年因為「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發出警訊,毫無症狀的吳先生被醫院偵測到心肌缺氧,檢查後才發現不但自身的3條心血管100%阻塞,繞道手術接的3條血管中也有2條嚴重阻塞!

植入式心律去顫器 24小時幫助恢復心跳正常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劉芫宏表示,「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CD)是一種置於胸前皮膚下、治療心跳紊亂且心跳過快的心律不整的裝置。當偵測到心跳過慢時,「植入式心律去顫器」也會向心臟發送微細的電信號,每天24小時運作幫助心臟恢復正常。若偵測到電池快沒電、細導線故障(電阻太高或太低)或裝置異常,會發出嗶嗶聲警示,若有遠距監測,這些情況都會上傳。

有時會出現胸痛、胸悶症狀 有時卻無症狀

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胸痛或胸悶,有時會轉移到肩膀、手臂、頸部或下顎,有時會伴隨呼吸困難、冒冷汗,通常運動會使症狀加劇,但有時卻毫無症狀。

冠心病導致嚴重的心肌缺氧時會造成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冠心病跟年齡有高相關,年紀愈大罹患比例愈高,一般女性罹患的平均年齡較男性晚7至10年,且男女得到冠心病的比例約5:3。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抽菸、年紀大、家族遺傳、男性等因素。

遠距監測能提供更即時的資訊

心臟植入式的裝置(如心律調節器、植入式心律去顫器等)除可治療心律異常外,更可提供24小時連續監測心律異常,有些可監測心衰竭或心肌缺氧。透過遠距監測系統,可提供更及時訊息,讓病患安全獲得更大保障。另外,劉芫宏醫師呼籲,心血管疾病可能無影無形,有危險因子的人即使無症狀,仍應定期檢查,並且保持高度警覺。(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8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FUN暑假囉!「低頭族」玩手機或打電腦若一旦成癮,小心「滑鼠肩」就上身!據統計使用電腦逾2小時就易肩頸酸痛,逾5小時則易下背痛。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葉典松提醒家長,節制孩子暑假上網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將有助孩子遠離「滑鼠肩」。 不當姿勢上網 毛病多多 滑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8歲婦女,因工作壓力大導致三餐不定時,常有胃痛等困擾,近來更因食量減少,且飯後容易腹脹,因此就醫檢查,醫師確診為胃食道逆流;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藍一晶指出,像是典型的有火燒心、酸液倒流,或非典型的胸悶、上腹痛、容易餓、食後腹脹等,都屬於胃食道逆流症狀。 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艷陽高照的大熱天,很多人都開始尋找可以清涼消暑的食材,其中,薄荷就是最常被用到的;營養師建議,可在自家陽台種一盆薄荷,就可隨時取用。 成藥及清潔用品常見蹤影 薄荷常在一些成藥裡出現,甚至口香糖、牙膏、浴沐乳、洗髮精等清潔用品裡,也都會添加了薄荷。薄荷味性辛、涼、微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在台灣,心血管疾病已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且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因此喪命,其中又以急性心梗塞占最大宗;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晨佳指出,男性出現急性心肌梗塞是女性的兩倍,主要是因女性有荷爾蒙保護,會比男性晚發作5至10年,另外就是因為男性抽菸者較多所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