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滋補養生請避開5大誤區

冬季滋補養生請避開5大誤區

進補不當反損健康。很多人入冬以後,會出現口腔潰瘍、上火、肚子脹、便秘、睡不著等症狀,原來是滋補品吃多了。專家提醒,人們在滋補中,最常犯的就是以下幾個誤區。

  補得太早中醫認為,最好的進補時間是從“冬至”開始,到“三九”結束,一共27天。這時進補可以為來年春天預防傳染病、增進體質打下基礎。但很多人一進立冬,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進補,這時天氣還非常乾燥,補多了很容易破壞身體氣血平衡。

  補得太多“不該補的人亂補”是冬令進補中一個常見的誤區。對於體質比較好、能正常進食的年輕人來說,不提倡進補。真正要補的應該是年老體弱者,以及亞健康的人群。

  補得太貴燕窩、人參、阿膠、冬蟲夏草,這些昂貴的滋補藥材,作用被吹噓得越來越神化。沈雁英說,其實完全沒必要迷信它們,銀耳就可以代替燕窩,大棗就可以代替阿膠。

  補得太亂不少人在進補前,還搞不清楚自己是什麼體質,就亂吃一氣。

  只補一種一提到進補,就是羊肉,或者只補大棗、核桃,這樣很容易造成體內營養失衡。沒有一種補品包含所有營養,所以一定要多吃幾種。

  專家建議,如果身體出現不適,到醫院又查不出毛病在哪兒,那就屬於應該進補的人群,可以根據相應的症狀吃進補食物。如沒力氣、打不起精神,最好喝點雞湯、排骨湯;頭暈眼花、臉色黃、月經量多,最好喝點當歸生薑牛肉湯。

  膏方是一種能在腸胃中緩慢吸收的長效補藥,特別適合亞健康的人冬天進補。專家提醒,不要盲目相信網上流傳的千篇一律的膏方,而應該到正規的醫院,請醫生幫你分辨體質,然後選擇適合的處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 自2002 年起,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其中近五成洗腎患者來自於糖尿病所導致的併發症,全球知名腎臟營養學之父喬˙庫伯教授在「心腎糖(CKD)醫學營養論壇」中提醒,想避免糖尿病惡化至洗腎階段,除了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更有許多患者是因為熱量不足,導致腎功能加速惡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告別濕淋淋梅雨天,過了夏至跟著小暑來臨,雨後蚊蟲孳生,臺中慈濟醫院陳相如中醫師提醒,熟齡婦女等三類民眾,最容易成為蚊子追逐對象,可經中醫調整飲食作息改善,也能搭配中藥材天然香氣防蚊包,讓惱人蚊蟲不想接近,還能發揮化濕、排濁功效,讓居家環境更舒適。 陳相如醫師表示,特...

閱讀詳情 »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老師長期為疲勞所苦,三不五時容易感冒、口腔潰瘍、身體痠痛。為此,她特別注重自己的飲食,每天用各類「抗氧化」五彩蔬果打成「精力湯」,想搶救自己的健康。沒想到,她的疲勞並沒有因此而改善,她也為此困擾不已。我建議她做食物敏感IgG檢測,發現她對三十多種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類都出現敏感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十大癌症中,口腔癌排名第五;由於口腔癌在治療時會影響到進食,往往會讓口腔癌病人食不下嚥,甚至在飲食上會有迷思,不知道該吃些什麼?致使體重快速下降,進而影響後續治療。只喝湯不吃肉 錯誤迷思口腔癌在接受治療時,會使得咀嚼及吞嚥功能受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