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日安全泡湯 醫:不宜超過30分鐘

冬日安全泡湯 醫:不宜超過30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入冬首波寒流來襲,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帶動泡溫泉熱潮,然而泡湯對人體來說就好比激烈運動,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葉日弌主任表示,泡湯時間不宜超過三十分鐘,且最好分段交替,即可享受安全泡湯的樂趣;此外,泡湯時若遇頭暈、胸悶,應立即離開水池,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不適合泡溫泉。

依照健康狀況 評估是否適合泡湯

天氣寒冷,也進入泡湯旺季,泡溫泉是許多民眾喜愛的休閒旅遊活動;但因身體泡在溫泉中,就好比做一趟激烈的運動,突然的運動量變大,也同時增加心臟的工作負荷量。葉日弌主任指出,民眾除了慎選合格溫泉之外,也要依照個人的健康狀況,評估是否適合泡湯。

一般來說,有傳染病或皮膚病的民眾,不宜泡溫泉之外,懷孕婦女,特別是妊娠已超過五個月,不適合泡湯;心臟血管有問題的民眾,也不適合泡溫泉。另外皮膚乾燥的朋友,因泡湯會造成皮膚油脂大量流失,建議最好不要泡湯。

頭暈、胸悶 立刻離開水池

溫泉的選擇,最好是通風良好的地方,水溫約攝氏四十度為佳,不宜過燙;葉日弌主任說,通風不良易造成頭暈狀況,另外因泡湯時血管擴張,也易導致頭暈;如果有頭暈、胸悶等不舒服,要立刻離開水池。若出現典型胸悶、胸痛症狀,即症狀持續一至五分鐘,或越用力症狀越嚴重時,應立即就醫。

腳先下水適應水溫 泡湯前淋浴也很重要

其實無論是泡湯、慢跑或登山等運動,葉日弌提醒民眾應做好暖身運動,泡湯前的淋浴也很重要,且宜腳先下水適應水溫,特別是對偶爾泡一次湯的人來說,一次五分鐘,起來休息一下,再泡五分鐘,通常十至十五分鐘就夠;如果泡比較久,盡量不要超過三十分鐘比較安全。同時也要避免單獨泡湯,與家人或三五好友同行比較有照應,只要多注意泡湯小細節,即可享受安全放鬆的泡湯趣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婦女朋友們,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如果發生下肢酸痛,感覺腳很重走不動,且合併有水腫現象,此時要特別注意,因為很有可能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已經上身,須即時就醫。髂靜脈壓迫症候群 女性患者佔多數萬芳醫院淋巴血管外科主任許文憲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困擾婦女,因為它的罹患男女比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每年約有近5百人因為外傷或眼疾,失去視力,眼角膜移植是重見光明的最後機會,但要等到器官捐贈,恐需極大運氣,台大眼科團隊研發「角膜內皮細胞治療技術」,經過培育後,1個捐贈眼角膜可不斷分化繁殖,最後可讓120人受惠。 2020亞洲生技大展從7月23日(周四)至26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亞洲生技展開幕,生醫國家隊重磅出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今(23)日正式啟動「生醫新創加速基地」,結合產官學力量,預估年底進駐率達7成。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園區將建構強大生態系,育成生醫新創團隊,解決資金、財務、人才、產品發展和智慧財產權等需求等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C型肝炎不治癒,可能會提高死亡風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理事簡榮南教授指出,C型肝炎會誘發不尋常的免疫反應,引起肝內及肝外的慢性發炎,不但導致肝硬化與肝癌,還會使肝臟以外的器官發生病變(即肝外病變)。他呼籲,衛服部提供C肝全口服新藥的健保給付,截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