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個捐贈角膜120人受惠 台大醫院3項技術生技展現實力

1個捐贈角膜120人受惠 台大醫院3項技術生技展現實力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每年約有近5百人因為外傷或眼疾,失去視力,眼角膜移植是重見光明的最後機會,但要等到器官捐贈,恐需極大運氣,台大眼科團隊研發「角膜內皮細胞治療技術」,經過培育後,1個捐贈眼角膜可不斷分化繁殖,最後可讓120人受惠。


2020亞洲生技大展從7月23日(周四)至26日(周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4樓舉辦,總統蔡英文親自前往開幕剪綵,台大醫院於會場開設生醫鏈結產業門診,吸引產官學技術合作,另發表眼角膜、腸躁症腹痛及外科手術等醫療新技術。


「角膜內皮細胞治療技術」研究主持人為眼科教授王一中,他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歷經3年,終於有突破性發展,先清除已經壞死的角膜內皮細胞,再直接注射培養成功的細胞至眼睛前房,患者需趴在床上2小時,靜待內皮細胞生長。


臨床實驗顯示,動物在接受「角膜內皮細胞治療技術」後,幾乎不會出現排斥現象,目前技術研發進度已超越新加坡,僅次於日本,預計年底將申請臨床試驗。


傳統角膜移植手術僅限於1對1捐贈,平均得等上一兩年, 且術後排斥率高,需要終生吃抗排斥藥物。相較之下,「角膜內皮細胞治療技術」簡易許多,未來如能運用在臨床,將可造福眾多眼疾患者。


另2項參展的最新研發成果為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領軍研發的腹瀉型腸躁症新藥,以及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博浩與台灣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徐善慧攜手合作的新型複合式止血平台。


這套新複合式止血平台係以根據台大高分子研究所奈米技術研發而成,可有效止血,加速傷口癒合,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天數,還具有消炎、調節免疫等優點,可以依照病人所需 ,例如,糖尿病及燒燙傷敷料及神經修復等,客製應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抑鬱頭犁犁小弟也垂垂 中醫對症調養重振雄威
▸停經後婦女牙周病罹患率倍增 同時影響咬合有3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日常生活中或運動時有人常能聽到關節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動脖子時頸椎有聲音;還有人經常玩手指,讓手指發出關節響聲……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關節「彈響」。面對關節「彈響」,有些人惶恐不安,趕緊就醫檢查;有些人卻毫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近日發佈的美國醫藥新聞指出,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能從興奮劑(stimulant medictions)獲益,而且不必擔心心血管相關嚴重副作用,如猝死的發生。國外醫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準確監測服藥的情形,並和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