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至吃湯圓 這6種人不可不慎!

冬至吃湯圓 這6種人不可不慎!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代表冬天來臨,民間習俗中一定要吃湯圓才算過冬節,現代人注重養生,吃湯圓時也相當注重熱量。營養師梁筠庭提醒,有痛風、糖尿病、高血壓、腎病、腸胃道問題的民眾,吃湯圓時應注意別過量,此外吞嚥困難的老人家、小孩應格外小心避免噎到。

4顆大湯圓=1碗飯

一碗飯約280大卡,梁筠庭指出,4顆包餡的大湯圓、30~40顆小湯圓跟一碗飯的熱量差不多,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算是主食類,建議民眾若餐後想吃湯圓,可以將餐中飯量減半,以此換算,避免熱量爆表。

6種人吃湯圓要注意

梁筠庭並提醒,有六種人吃湯圓要小心。

1. 痛風患者攝取過多油脂恐導致尿酸升高、痛風發作;吃湯圓時應注意油多的鹹湯圓,若吃花生湯圓,就不宜再喝花生湯。

2. 糖尿病患者食用湯圓易導致血糖升高,建議糖友可將湯圓份量減半食用,以甜菊等天然代糖調味,或是添加桂圓、紅棗增添風味。

3. 高血壓患者吃鹹湯圓時應注意鈉含量攝取,高湯、餡料中的鈉,恐造成血壓上升。

4. 腎病患者對磷代謝不佳,芝麻、花生、紅豆等甜湯常見食物磷含量高,腎病患者應少吃。

5. 糯米在胃裡需要較長時間消化,腸胃功能不佳、易脹氣、便祕者要特別注意攝取量。

6. 糯米黏性較高,小孩和老年人家食用時要避免噎到。

這些食物搭湯圓 減輕身體負擔

梁筠庭指出,湯圓算是主食類,民眾除了可以當成正餐食用,也可在餐中多攝取青菜、瘦肉、豆腐等食材,增加纖維質、蛋白質的攝取量,減輕身體的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2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過5年再度復發,在第1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1次,總共經歷了4次的肝轉移,幸好阿祥警覺性高,積極追蹤,透過液態切片定期篩檢及早發現轉移並切除。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表示,非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嚼檳榔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檳榔子」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一類致癌物!檳榔中的粗纖維、檳榔鹼、檳榔素、多酚化合物等成分,會經由嚼食在口腔中引起硝化反應,產生亞硝基胺造成細胞損傷,導致口腔、咽及食道等部位逐漸產生病變,如果癌前病變不予以治療,最終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試管嬰兒著床率36.7%,僅次於美國全球第2位,試管嬰兒突破10萬人,但台灣生育率卻相當低,不孕求診人數逼近4萬人。最主要因素恐怕就是晚婚,所以女性就算當下沒有生育打算,最好也要預先準備,先把年輕卵子保存起來,卵子老化不但著床難度增加,孩子基因異常的風險也會上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面對這場人類共同的戰役,第一線醫護人員辛苦抗疫無怨無悔的付出,這份精神讓人感動。南新國中師生為感謝在醫護人員的守護之下,能平安健康的正常上課,遂發起手寫感謝卡活動,將心中的感謝,透過文字化為一張又一張寫滿加油打氣的卡片。 一字一句充滿感謝 暖心小卡向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