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出國要等到2023年?陳時中:到那麼晚就糟糕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31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有4人死亡。雖然目前疫情持續控制往下中,13日也宣布微解封,但離真正解封仍有一段路程。

近日有醫師分析,民眾想要出國恐要等到2023年。對此,陳時中回應,「不認為會到那麼晚,到那麼晚就糟糕了!」他相信在2023年前,出國人數一定不少,只要在好的保護情況下,就能進行國際交流。

指揮中心宣布13日零時起微解封上路,雖然是有條件開放內用,但目前全國僅有澎湖開放內用,微解封變成「偽解封」。對此陳時中說,不管是防疫期或非防疫期,中央政策都會有相關標準;中央有標準後,再由地方來制定相關執行面的措施。

陳時中說明,這次三級警戒適度鬆綁,中央是在一定條件和應變能力之下開放內用,地方政府也能因時因地來訂定相關規定。目前全國除了澎湖外都無法內用,對於地方政府考量經濟面、防疫面度,所做出的判斷,指揮中心也給予尊重。

這次用中央框架式的政策,各地方政府訂定細節,陳時中進一步指出,這是一個地方與中央政府所共同負責的架構,「對自己所做的決定,那就是要負責的態度處理後續事宜。」至於是否是將防疫責任「甩鍋」給地方政府,陳時中說,「指引再怎麼改都是死的,應用的是人」,這次決定是由中央與地方共同負責,沒有甩鍋問題。

照片來源:CDC記者會畫面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江啟臣黨主席連任之路艱辛 卓伯源發起挑戰參選:絕對是專職黨主席

全台「逆時中」仍禁餐飲內用!蘇貞昌就像「颱風假」各地方情況不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廖笠維/台北報導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自1982年起,癌症高居國人死因之首,其中肺癌高居癌症死因之首,因為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超過6成發現時已屬晚期,治療上相對困難,人數緊追大腸癌,排居第二,台灣癌症基金會響應國際抗癌聯盟今年主題「I Am… And I Will…」(我...

閱讀詳情 »

  【寫在前面的三言二語】    說到洗衣究竟真的乾淨與否,相信一定勾起包括了筆者在內很多人痛苦的回憶,常常丟進洗衣機,也依洗衣量放了洗衣精,但是洗出來的衣服就往往還是在穿衣的當下會散發出讓人退避三舍的怪味道,這是因為大多數市售號稱有除臭功能的洗衣精,不是真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台北報導 刷牙時吐出一口又一口帶血的牙膏泡泡,或是輕輕一拉,牙線瞬間變成紅線,如果你日常清潔牙齒時出現以上現象,快點找你的牙醫徹底檢查一番!國內牙醫師門診發現,不少人都把這類「紅色警報」當小事看待,以為只是火氣大或是刷牙太用力,殊不知牙齦出血其實就是牙齦炎或嚴重牙周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臥蠶,西洋人稱肉捲,即眼睛下方,緊鄰睫毛下緣,微微隆起的部位。微笑時會更為明顯,寬度大約4至7毫米,完美比率佔眼睛大小的0.38-0.41左右。面相學上認為有臥蠶的人易招桃花。  東西方都愛臥蠶 桃花緣佳古今中外臥蠶都是迷人的象徵,西方人徵模特兒,眼睛大小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