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喘、咳、痰症狀 小心恐是肺阻塞

出現喘 咳 痰症狀 小心恐是肺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81歲陳老先生,年輕時就有抽菸習慣,六年前開始出現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症狀,在今年6、7月陸續住院,確診為肺阻塞,經採吸入型藥物控制,且固定門診追蹤,老先生症狀已控制穩定;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聖晧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300萬人死於肺阻塞,在台灣更排十大死因的第七位,主要因初期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加上篩檢評估複雜,使得常被忽略此疾病。

80階就喘不過氣 恐有低度肺阻塞風險

為了宣導民眾正確用藥觀念,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辦世界肺阻塞宣導活動,提出藥你快活、登階99、健康久久的口號;林聖晧醫師表示,若出現喘、咳、痰等症狀,或有吸菸習慣等因素,無法在1分鐘內走上4層樓梯,只爬50至80階就感到喘不過去,恐是低度肺阻塞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不得輕忽嚴重性。

落實肺阻塞篩檢 從平時生活做起

民眾也可透過簡易的一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量表,檢視自己的肺活量,落實肺阻塞篩檢生活化;林聖晧醫師指出,從0至30階開始,若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民眾應檢視是否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再者若1分鐘內,可登階30至50階,則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至於1分鐘內,若能登階50階以上,則代表肺功能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正確使用吸入劑藥物 讓治療成效加倍

除了可隨時透過爬樓梯檢視自己肺活量,若確診為肺阻塞患者在使用吸入劑藥物時,也應了解正確操作方式,避免影響治療成效;林聖晧醫師呼籲,因吸入器種類多,加上操作步驟繁瑣,為了讓病患更容易入手,院內也透過創新、智能化、多元衛教平台等模式,利用提醒貼紙、拍攝多語言衛教影片、APP等協助,提供完善的藥事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現在新冠肺炎的疫情讓人心惶惶,但你知道嗎?水痘的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很多!台大兒科醫師吳其穎在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提到,每個人一生感染水痘的機率高達95%,且傳染途徑除了接觸、飛沫還有空氣傳染,如果和患者同處一空間且沒有免疫力,感染水痘的機率是85-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期傳出許多猝死事件,令人不捨與震驚,其實青壯年人的猝死主因,除了心血管因素外,另一個就是與腦血管有關的「腦動脈瘤」!腦動脈瘤不是惡性腫瘤,但,一旦破裂造成出血性腦中風,死亡率高達三成,民眾應提高警覺,不可輕忽。47歲企業家王先生,今年4月在例行的健康檢查中,經腦部磁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許多人一旦眼睛乾澀不適,常自行在藥局裡購買涼感滋潤眼藥水來舒緩症狀。但這些眼藥水其實含有藥物成分(如薄荷醇、血管收縮劑或維他命A、B或E),或添加防腐劑來保存,長期使用下不但易使眼睛敏感,防腐劑的毒性還可能對眼表造成傷害。敏盛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謝明志醫師表示,血管收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秋過後,烤肉激情也過,除了擔心體重上升,也應該關心一下自己的大腸健康。大腸癌發生率連續12年蟬聯十大癌症第一名,死亡率為第三名,108年統計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過世。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醫師說,全球癌症發生排行榜大腸癌為第四名,國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是大腸癌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