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出血不止、常疲倦⋯4大症狀當心是「急性血癌」惡化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出血不止 常疲倦⋯4大症狀當心是「急性血癌」惡化快

29歲林先生幾年前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因腳趾關節腫痛,後又持續疲憊、高燒不退,在女友堅持之下送醫,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如今已在骨髓配對成功下狀況穩定。醫師提醒,若出現無碰撞卻常有瘀青、月經量大增或過久、牙齦出血不止、發燒感冒遲未痊癒等症狀,當心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急性血癌,發作快、病情凶猛嚴重,逾半數都在60歲以上,治療相對困難;且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新增約850位患者。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不具特異性,卻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有生命危險。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症狀、致病關鍵

  • 臉色蒼白疲倦
  • 不明原因發燒
  • 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
  • 骨骼疼痛

周文堅表示,民眾若出現以上4大症狀,應儘速尋求醫療,雖然大部分的情況是良性疾病,但是血液癌症也是鑑別診斷之一。一旦確診,應把握治療黃金期積極治療。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致病因素,是因患者骨髓內未成熟的芽細胞大量增生,遍布在血液及骨髓中,同時取代正常血球,可能導致這些現象:

  • 紅血球不足:會導致臉色蒼白、氣喘如牛。
  • 白血球不足:易感染發燒。
  • 異常血球大量增生於骨髓:會造成骨髓膨脹、關節疼痛。
  • 血小板不足:凝血功能變差,患者可能有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是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患者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是經期拉長。

臨床觀察,部分患者因長時間發燒、疲倦,以為感冒遲遲未癒;也有患者牙齦持續出血,以為罹患牙周病,找牙醫檢查,牙口卻很健康;或出現血尿以為是結石。侯信安表示,上述患者通常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異常,再進一步進行骨髓檢查而確診。

新藥突破半年化療存活期,病患耐受性更高
侯信安指出,因病情惡化快速,若是延遲就醫,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少數患者可能因此一送醫就住進重症加護病房。所幸可透過感染控制,同時進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以控制病情。因此及早診斷,把握治療黃金期,可降低疾病對身體的衝擊。

很多人一聽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聯想到致命血癌,與過去治療效果不理想有關。侯信安說,過去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與幹細胞移植,病患存活狀況並不理想。尤其年長者或有共病症的體弱病患,難以承受標準化療,存活期不到半年。

近幾年已有多款創新標靶藥物登台,針對部分不同基因變異有相對應藥物,可延長存活期,並提升治癒機會。對年長或共病患者療效好、副作用少、耐受性高,存活期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年輕患者透過精準治療,可強化治療深度,讓骨髓移植效果更佳,大幅提昇痊癒機會。侯信安也鼓勵大眾,若有能力可積極參與骨髓捐贈,勇於救人、幫助他人延續生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你睡得好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26)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國內15歲以上民眾竟有4分之1「最近一周因睡眠而感到困擾」,推估人數接近500萬人,對照國人每年吞下肚的鎮靜安眠藥多達9.2億顆,讓鎮靜安眠藥物是否不當使用成為專家口...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PEC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今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首度改以視訊方式舉行,台灣方面由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線上參與,連日前才剛訪台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也特地拍影片大讚「台灣模式」,直說訪台期間學到很多防疫經驗。 APEC衛生與經...

閱讀詳情 »

▲(照/國泰健康管理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天是吃美食的季節,尤其是中秋節,烤肉大餐加上各式月餅,常叫老饕笑得合不攏嘴,不過,營養師一一點名中秋節NG食物,像是香噴噴的「奶油烤玉米」就恐暗藏大量的飽和脂肪酸;而一顆比手掌心還小的蛋黃酥也有將近一碗飯的熱量,一顆廣式蓮蓉月餅吃下肚,更...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護「心」得要徹底!國健署統計國人三高盛行率數字透露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警訊,高血脂成為關鍵,18歲以上成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而《經濟學人智庫》針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8國最新報告更指出,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患者,4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