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再追「零」確診! 台大公衛:應找出無症狀感染者

別再追「零」確診! 台大公衛:應找出無症狀感染者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傳出疑似無症狀感染者!案例在返回日本時在機場攔檢確診,由於該名女學生沒有症狀,極有可能代表台灣有無症狀感染者在社區。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呼籲,無症狀感染者在社區難以避免,不應該再追求「零」確診,而是風險評估管理下,讓每個人都能保持基本或中強度個人措施,同時也逐漸重回國際交流。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根據學術期刊《Science》中研究發現,粗略統計新冠肺炎患者屬性,約38%有症狀出現,約46%是症狀前期個案,約10%是無症狀患者,約6%是環境暴露傳染個案。如果將無症狀與症狀前期相加,有超過56%患者,在沒有症狀或出現症狀前,就可能把病毒傳染給他人。


陳秀熙也說,回顧4月8日前已經在線上發表有關新冠肺炎的研究報告,有提到無症狀感染內容,從571篇報告中挑選5篇來看,無症狀感染者比例約在6至41%,一般族群無症狀感染者約佔19%,年長者族群無症狀感染者約有8%。而無症狀感染者的統計比率,年齡非常關鍵,在年齡層上,年輕族群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比較多。


另外陳秀熙也提到,症狀前期感染者,在出現症狀前3至5天,就已有病毒傳染能力。但當症狀出現通報衛生單位,才開始展開隔離時,無症狀感染者此時已經難以找出。目前台灣不管境內或邊境管制,都是出現症狀才隔離治療,入境症狀前期患者,雖然發病前應該在居家檢疫,但執行力如果降低,就會增加社會感染風險。


陳秀熙提到,台灣現在不論在境內或邊境管控,都是症狀防疫。入境者有明顯症狀時當場攔下,或在居家檢疫時有異狀再通報採檢;但無症狀感染者入境沒有掌控機制,假使在國內本土有無症狀患者出現,就沒有相關監測機制。藉由日本女學生案例可知,社區內恐怕已有無症狀感染者存在,有可能會出現小型零星的社區感染。


陳秀熙特別說,日本女學生大概在2月底入境台灣,最近再回到日本,如果病毒在入境時就帶到台灣,經歷4個月仍然可驗出病毒陽性,不過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很難排出她在台灣受到感染的可能性。現在台灣新冠疫情狀況相對國際,情勢樂觀許多,但不應該持續追求「零」確診,而是要努力「零」重症與死亡個案。


陳秀熙提醒,會發生日本女學生事件,台灣首先要思考社區無症狀感染者的可能威脅,目前民眾是否曾經或正在無症狀感染;其次必須討論,加強出入境檢測措施的必要性。對於國際解封,許多國家需要出入境證明,同時也要有外籍學生與人士的防疫措施檢討,探討為什麼台灣的無症狀感染者,會在外籍學生上發生。 陳秀熙呼籲,希望台灣能夠帶領全世界,做出國際解封相關措施,例如國際免疫護照(Immune Passport),在出入邊境時,可以提出相關證明,同時搭配科學實證精準防疫,包含風險評估、系統檢測(抗原與抗體)、抗病毒藥物、疫苗等,才能把世界上其他人帶到台灣,包含觀光、科學研討會、企業等。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胃食道逆流恐釀食道癌? 「巴瑞特氏食道」是警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重一詞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永不退流行的一件事,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根據統計,隨著年紀增長,體重是會不斷上升的。高雄榮總住院中醫師陳沛亨表示,從30歲到60歲肌力會衰退30%,肌肉量減少、脂肪堆積,能舉起的重量減少,漸漸的身體脂肪越來越多,活動減少、且運動力下降。30歲開始肌...

閱讀詳情 »

暑假過了一半,孩子除了參加營隊、補習、旅遊外,是否也因通融讓孩子大大增加打電玩的時間?根據1篇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在電玩上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其10歲時經常打電玩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將比不常玩的女孩低。 該研究由挪威科技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

閱讀詳情 »

長期致力於健康與美麗產業的推動,現任晶璽健康事業集團創辦人、執行長何修榕受邀出任2019第14屆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城市小姐(先生)上海賽區主席,以「愛與包容、文旅城市」為主題的上海賽區總決賽於8月10日圓滿落幕。她認為透過選美平台,能讓年輕人有機會展現自己,從城市出發,相互交流,美麗的外表下,更...

閱讀詳情 »

雲林縣在全台老化速度中排名第2快,健康及老化成為一大課題。面對人口老化、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勝霖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經濟部工業局「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雲林縣高齡智慧健康照護應用服務計畫」,並在雲林縣政府指導推動下,協助雲林縣內鄉鎮衛生所轉型為智慧長照服務據點,提供長者測量血壓、血糖、體重、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