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拿舊計畫當新目標! 心理師帶路教你擊退「拖延症」

別拿舊計畫當新目標! 心理師帶路教你擊退「拖延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2022年已經到來,緊接著是農曆春節,你為自己設立新目標,還是沿用2年前的願望當新願望呢?如果你曾在「前1年的1月」許下「減肥」這個心願,現在達成了嗎?還是減了3年還沒達成呢?不少人笑稱自己有「拖延症」,將學習、減重等目標不斷延後,不過真有拖延症嗎?該如何幫助自己完成新年新希望呢?


如何擺脫「拖延症」? 「番茄鐘工作法」幫助達成計畫目標


另外雖拖延症不是病,近年也有不少人進行研究。《維基百科》中提到,這是將需要執行的計畫延後的心理機制,輕微的拖延還算正常,倘若造成嚴重的Delay就不好了。想養成積極自主的習慣,遇到工作或唸書等事務,建議將內容拆分為幾等份,完成1個等分就稍微休息,這也是「番茄鐘工作法」的真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表示,醫學上沒有「拖延症」這詞,他認為比較接近的狀態,是當自己處於憂鬱狀態時,會影響動機。例如:早上起床,如果處於憂鬱狀態,便會開始不想上班,也不想這麼早起身準備梳洗;但你終究要起床梳洗的,這時出現的心理狀態與拖延症較接近。


擬訂新年目標就是現在 並告訴自己一定要認真執行 


關於如何完成今年的目標,吳孟璋建議,可以思考完成這項目標有哪些步驟、重基礎開始依序完成。如果缺乏規畫經驗與能力,第1次規劃1年期的計畫當然會特別吃力且容易失誤,建議先從小型計畫開始。


吳孟璋舉例,可從3個月的短期目標開始慢慢做,也可以定一個時間點(例如每週日)做回顧,但難度需要自行衡量。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有希望」了吧!2022年才剛開始,現在擬訂還來得及,並告訴自己一定要認真執行喔!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久咳疑染疫?肋膜長1顆手球大惡性肉瘤 16歲少女罹癌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血液至今仍無法以人工製品取代,因此,民眾發揮愛心挽袖捐血,提供給急需輸血的傷病患,顯得相當珍貴。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捐血,有基本條件的規定及限制,到底捐血有哪些規定?有什麼捐血方式?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由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替民眾解答。1.捐血基本規定是什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良姿勢讓骨骼歪斜,是引發疼痛的元凶人類從開始用雙腳走路以來,就有腰痛或肩膀僵硬的問題……。大家很容易以為這大部分是發生在中高齡者身上,然而,即使是兒童或年輕人,如果長時間維持相同的姿勢或是以錯誤的姿勢進行工作,當然也會出現腰部痠痛、肩部僵痛等情形。以不良的姿勢長時間坐在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HPV不只女性會得,男性也會得HPV!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指出,男性感染HPV機率比女性高,男性更需要受到疫苗保護,隨著未來性觀念的開放,應超前部署施打疫苗預防,男性朋友千萬不要因爲性別、性向、年齡拒於診間之外,預防觀念人人有責,男女共同一起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提高閱讀率,圖像化新版孕婦手冊上路!衛福部國健署今(30)日發布,第15版孕婦健康手冊與第3版衛教手冊,預計7月底陸續發放,充分結合圖像與QR CODE交互運用,減少文字,提高閱讀意願,也減少手冊重量體積。同時新版手冊特別放入準爸爸衛教,讓新手爸爸們能共同準備好迎接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