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輕忽疫後壓力 攜手同心打照防疫網

別輕忽疫後壓力 攜手同心打照防疫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如何建構心理防疫網,將成為下一波防疫重點。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司長指出,疫情對民眾產生很多壓力,以及對社會、經濟造成全面影響。希望媒體能傳達正確的資訊、謹慎用字,並對自殺防範法給予建議,以降低民眾焦慮,避免產生自殺仿效,引起不良影響。

媒體正向報導 避免仿效現象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指出,媒體在自殺防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過去一直在提WHO的媒體六不六要報導原則,六不原則已經慢慢改善,希望未來可以加強六要原則報導,例如如何從逆境中走出來的方法。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吳玉琴委員也呼籲,自殺防治法規範的媒體包含報紙、網路、電視,希望大家對自殺的報導有自律性,不要太過聳動,因為報導自殺是有渲染力的。針對疫情,居家檢疫者與醫護人員需要全民的支持與鼓勵,感謝媒體利用自身的優勢支持醫護人員。

疫情衝擊經濟 關懷親友不能少

台灣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已挺過首波的心理社會衝擊,但也千萬不能輕忽疫情的長期壓力,全民仍需同心協力共同邁向疫後心理重建。隨疫情而衍生的經濟與社會衝擊是全面性的,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疲憊、孤立、甚至高度抑鬱的情況。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教授指出,重鬱症患者、情緒敏感者與疫情期間曾受檢疫、隔離,以及面臨失業失婚壓力者,都是疫情後容易出現負面心理反應的高關懷族群,若同時蒙受多重重大壓力,恐使萌生自殺意念,災難的身心影響可長達多年,故萬不可因疫情趨緩便放鬆警惕,而輕忽疫後心理重建。

善用心情溫度計 掌握即時心情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指出,心情溫度計(BSRS)在921、SARS、八仙塵爆期間被普遍使用,若發現身邊親友或自己因疫情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壓力,造成精神困擾或適應障礙,可下載並使用心情溫度計App,即時測量親友與自己的心情溫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專業幫助,App皆可查詢當地社區心理衛生資源或精神科醫療單位的聯絡方式。緊急時,也可撥打衛生福利部1925安心專線,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延伸閱讀】

發炎、感染來勢洶洶! 小心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血糖控制好,新冠肺炎不驚慌 醫師建議糖友這樣做

對抗新冠肺炎 中醫藥提升肺功能是強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假期間飲食沒節制,日夜作息不正常,過完年,驚覺肚子多了一大圈!醫美診所謝詠欣醫師表示,每到年後看診,時常聽見門診患者後悔自己在年假期間太過放縱,毫不忌口的飲食與顛倒作息,稍不注意體態已悄悄發福。仰賴醫美科技的進步,告別脂肪已非難事。腹腎肌肉量少 易養大脂肪細胞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田柏升報導】如果您有段時間很high很有幹勁,過一段時間又突然很憂鬱低沉,當心可能是躁鬱症上身。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張維紘表示,躁鬱症和憂鬱症都是情緒的疾病,躁鬱症最大的特徵,是大部分躁鬱症患者會同時合併躁期和憂鬱期,而憂鬱症則以憂鬱期為主。在躁期的時候,患者會有情緒起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多吃蔬果有益身體健康,甚至也有益心理健康!英美團隊分析4萬名英國人飲食發現,吃較多水果的人,心理問卷評估結果較好。每天額外攝取1顆拳頭蔬菜,和每月額外散步8天的身心益處相當。研究作者,利兹大學博士Neel Ocean表示,蔬果非醫療替代品,卻是改善身心健康的簡單方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疾管署昨(20)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患者為中部10多歲本國籍男性,日前隨家人至越南胡志明市探親,後出現發燒症狀,返國入境時,經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並採檢通報,於昨日確診。患病婦女需延後懷孕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個案將居家隔離至25日,目前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