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動脈取栓術 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新趨勢

動脈取栓術 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通血路不能等!71歲的吳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平常生活皆可自理,今年2月被家人發現嘴歪眼斜、說話口齒不清、右側肢體無力,緊急送至成大醫院急診。神經科醫師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其左側大腦動脈梗塞,及時於症狀發生後6小時內接受動脈取栓術,40分鐘內完成動脈血栓清除。病人術後6天即康復出院,術後追蹤檢查3個月,並無遺留明顯之後遺症。

動脈取栓術治療效果良好

成大醫院放射線診斷部施裕翔醫師表示,從2016年起,成大醫院中風團隊合力完成25例急性動脈取栓術,顯著改善病人腦部組織的血液灌流,改善其中風失能症狀,不僅讓病人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與預後,也進一步減輕健保及後續長期照護的負擔,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根據2015年初發表的5大跨國多中心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針對適當的病人,動脈取栓比單純使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有更好的治療效果與預後;直接動脈取栓打通顱內大動脈梗塞的機率,較使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高,可達60∼90%的成功率,且不會增加額外出血風險,死亡率亦明顯下降。

施裕翔醫師說,自2016年2月起,健保針對符合適應症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給付取栓器械費用;經影像檢查診斷為顱內大動脈阻塞且為中度嚴重度者,發生在腦血管前循環引起之缺血性腦中風發作8小時內,或後循環引起之缺血性腦中風發作24小時內,且由臨床醫師評估符合適應症者,即有機會及時接受動脈取栓術,拯救缺血的腦部組織!

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

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也是造成殘疾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衛生福利部2016年統計指出,有將近1.2萬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其中絕大部分為動脈血栓阻塞血管導致的缺血性腦中風,以往大血管梗塞治療多以藥物及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為主,現更增加動脈取栓術的積極治療方向。

把握治療期 牢記F.A.S.T.口訣

把握腦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施裕翔醫師提醒要牢記「F.A.S.T.(快速)」的口訣,除了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Face:臉部嘴歪眼斜」、「Arm:單側肢體無力」與「Speech:說話口齒不清」的症狀外,並要掌握「Time:盡速就醫,確保治療黃金時期」。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7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孩童出現盲腸炎,通常都會有右下腹疼痛的症狀;但是,卻有一名四歲男童,先是出現腰痛,排尿時也會痛,結果在住院治療時,才出現肚子痛的症狀;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診是盲腸炎,在經由手術治療後,才終於改善病況。 盲腸炎主要症狀是右下腹疼痛 收治這名男童的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到底智齒該不該拔?很多人都有此疑惑,尤其是當智齒出現腫痛時,真想拔之而後快,但是隔沒幾天後,智齒不痛時,就又忘記了;然而,牙科醫師多認為,當智齒出現不適時,最好還是拔掉,以免後患無窮! 一口氣將四顆智齒給拔了 一名即將去美國讀大學的年輕人,因為智齒長的不好,一口氣將四...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女孩們為了能夠盡可能瘦拒絕進食,患上厭食症後飽受折磨的事例屢見不鮮,甚至有些人會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也有人通過自己和家人的努力最終擺脫厭食症,獲得更好的人生,而這位名叫Sarah Ramadan的女孩就是其中的典範。   幾年前Sarah患上了厭食症,一度瘦到月經停止,肋骨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上班長時間打電腦、下班躺在床上滑手機,這是上班族的通病。根據統計,台灣現代人平均坐著的時間超過16個小時以上,滑手機的時間也將近197分鐘,都高居世界第一位,致使肩頸痠痛的患者越來越多;骨科醫師戴鴻偉於診間觀察發現,現代人因長時間用3C產品時,需要抬手與低頭維持固定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