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出現手足症候群 中醫輔助抗癌緩解不適

化療出現手足症候群 中醫輔助抗癌緩解不適

許多癌友一聽到化療就頭皮發麻,有人的副作用是嚴重掉髮,有些噁心嘔吐、手部皮膚乾裂脫皮、腳部嚴重潰瘍。但中醫師指出,化療過程中如出現手足症候群,千萬不要中斷治療,可透過中醫止痛改善不適症狀。

1名55歲蔣姓婦人半年多前曾接受胸部X光片檢查,確診為乳癌第二期,經外科醫師手術切除了4分之1的乳房組織,隨後又發現淋巴轉移,必須持續化療,但治療後,手部皮膚竟然乾裂脫皮,且腳部嚴重潰瘍。

腳皮潰瘍不僅外觀相當可怕,也容易引發感染,且散發出陣陣的臭味,最令她無法接受的是,因走路不方便,再也無法跟朋友們一起外出聊天,甚至尿急時,因為腳痛而無法即時走到廁所,而尿在褲子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該名患者手部皮膚乾裂脫皮、腳部嚴重潰瘍,為典型的手足症候群,臨床常見是由化療藥物治療後引起的併發症,其症狀表現則集中在手、腳等患部,除了熱、痛、紅斑性腫脹,嚴重時還會出現脫屑、潰瘍和劇烈疼痛等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有些人因此中斷治療。

所謂「手足症候群」,是中醫所謂的「痺證」,這是1種由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進而誘發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皮膚出現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腫大等症狀。

林在裕說明,在治療上,針對手部皮膚乾裂脫皮及腳部嚴重潰瘍等症狀,建議服用具有「生肌斂傷」功效的「紫草」及「白芨」。「紫草」對肉芽組織增殖有促進作用,可明顯加速創傷癒合,具有抗炎、抗微生物、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白芨」則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作用,可應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瘡瘍腫毒、手足皸裂等疾患。

經內服中藥治療,蔣女士腳部潰瘍傷口順利癒合,腳皮所產生的惡臭也消失了,不再為化療後產生的毒副作用所苦,繼續接受後續的化療療程。至於癌友如何減緩「手足症候群」惡化?林在裕提出7點建議如下:

1.避免患部壓迫與摩擦,建議穿著舒適及寬鬆之衣服、鞋及襪。
2.坐或躺的時候宜將手、腳墊高,促進肢體靜脈回流。
3.減少接觸洗衣粉、肥皂等化學洗滌劑的次數。
4.避免接觸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物品引發燙傷或凍傷。
5.避免洗熱水澡或陽光下曝曬而使血管擴張。
6.注意保持皮膚濕潤度,洗完手腳後可塗抹凡士林或蘆薈。
7.飲食應戒除菸酒,不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化療出現手足症候群 中醫輔助抗癌緩解不適
▲中醫師指出,化療過程中如出現手足症候群,千萬不要中斷治療,可透過中醫止痛改善不適症狀。(圖/NOW健康製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即將歡度22周年,特別在9月19號響應世界骨髓庫及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首次舉辦世界骨髓捐贈者日活動,可望透過舉辦驗血活動,向全球所有的捐贈者表達敬意;花蓮慈濟醫院院長高瑞和指出,目前在愛心捐贈下,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已突破四千例的愛心捐贈。 慈濟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八仙塵爆傷患林詩俐、鍾瀚德將於本周六出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特地舉辦新生感恩慶祝會,慶祝2人重獲新生。林詩俐、鍾瀚德都說,感謝醫療團隊無微不至的照護,加上周遭親友、師長、同學70天來的陪伴,是支持他們站起來的動力。   林詩俐是馬來西亞僑生,燒傷面積達51...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以下皆同) 燃燒大量卡路里後會產生飢餓感,但要謹慎面對這種感覺。選擇垃圾食物來填補飢餓感完全就是本末倒置,沒過多久你就又會感到飢餓的信號。跑步後的進食要確保食物的營養,熱量不可超過150卡。如果在正餐之前運動,跑步後可以適當進食,因此小編建議如果要進食,最好選在運動之前。...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早餐吃這個竟然會得「大腸癌」!這個兇手可是早餐店的必備食品,以後可別再吃啦! 在早餐的選擇上,攝取過多的紅肉、加工肉品,像火腿三明治、培根三明治這類食物,將可能提高罹換大腸癌的風險… 為什麼火腿、培根和香腸不可以選?致癌物質大家只會想到烤肉烤焦的部分,但其實添加在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