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奶瓶真方便! 癌友治療新選擇

化療奶瓶真方便! 癌友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食安問題連環爆,民眾心驚驚,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3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冠軍,統計台灣平均每100人中,就有29人可能死於癌症,足見癌症治療的重要性。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葉裕民醫師說明,針對不同腫瘤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所需的治療時間也會有所差異。許多患者因住院時間較長,影響到生活起居以及需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而困擾不已。

葉裕民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分為針劑及口服兩種劑型,以常見的化療藥物5-FU為例,一次針劑化療療程耗時約2至3天,除了患者本身需住院,家人請假在醫院陪伴也是對正常生活的一大負擔,患者想到要住院多會感到排斥與壓力。

葉裕民醫師進一步說明,口服藥物吃下去後要經過吸收,但每個人吸收的程度如何,到達血液的濃度多高,需要打上一個問號;更可能應吃3顆藥卻只吃1顆,甚至忘記吃,藥物遵從性不佳是一大隱憂。相對而言,針劑只要把醫師處方的藥量打完,就可確保完整療效,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醫療技術日趨進步,為讓癌友在治療上兼顧便利與完整療效,「居家化療」因應而生。居家化療顧名思義,就是將進行化療的場景從醫院搬回家中,大幅提昇便利性。癌友可利用「化療奶瓶」回家注射,注射後再到鄰近診所或返回原院拔除。更可將「化療奶瓶」巧妙的放入專屬腰包,不僅保有隱私,活動方便,不少病友者甚至可以照常上班,保有生活品質。

葉裕民醫師提及,對化療藥物副作用耐受性較差的患者而言,化療奶瓶也是相當方便的選擇;就曾有一名個案因接受化療導致嘔吐得很厲害,須增加針劑的止吐藥物而必須住院時,也選擇使用化療奶瓶,因為在院內上洗手間及接受檢查都不再需要拖著沉重的點滴架,只要背著一個小小的奶瓶,行動上方便許多,心情也輕鬆不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0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罹患憂鬱症的小林(化名),雖然經過治療,病情穩定,但因罹病的關係,不僅功能退化,加上時常忘記服藥,導致病情惡化,再度住院。所幸,經醫院轉介至社區復健中心,從復健活動中,他已慢慢重拾自信,也找到適合提醒自己服藥的小撇步,漸漸走出罹病的陰霾。精神復健機構分兩類 日間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跑到療養院吃鬆餅?隸屬於衛福部的草屯療養院「動力小舖」中,有一道隱藏版的美食-鬆餅,這裡的鬆餅不僅口味眾多,還料多味美,讓不少療養院員工也成為死忠粉絲,但最重要的是「動力小舖」讓病友化身主廚製作鬆餅,讓他們走出病房彼此激勵、也在過程中獲得無比的成就感。味美價廉 成院內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1位年近70歲的女士有長期貧血病史,最近排出大量黑便、暈倒,檢查結果發現血紅素過低,醫師懷疑是消化道出血導致貧血,最後進行單氣囊輔助小腸鏡檢查,終於診斷出小腸末端迴盲瓣處有潰瘍出血,為良性病灶。服用潰瘍藥物後,患者不再解黑便,血色素也逐漸回升到正常範圍。傳統小腸鏡檢查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阿里山的小火車和風景吸引外地遊客蜂擁而至,但本地人口卻流失、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上居民多以務農為主,日復負重操勞,造成下背、膝蓋、肩頸等肌肉骨骼問題,在物理理療所尚未成立前,居民都必須下山前往市區看病相當不便。健保署為了便民,今年9月核准設立「嘉義縣阿里山鄉衛生所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