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半年來小便分叉、疼痛 30歲男「包皮驚現多條疤」才知背後藏大病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便分叉、包皮疼痛,背後竟藏著大危機。一名30歲男性近半年來就飽受類似症狀之苦,醫師一檢查,發現他的包皮有明顯紅腫,還有多條疤痕,原來是重複性包皮發炎造成包皮出口攣縮,這才造成排尿分叉及困難,進一步血液檢查血糖高達350 mg/dl,糖化血色素10%,元凶正是長時間糖尿病造成的併發症。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門診觀察,反覆包皮發炎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且約8成有糖尿病的問題。

在治療上,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包皮炎,並首重要做好血糖控制,加強包皮的清潔,當血糖控制良好後,再進一步接受包皮切除手術。

殷約翰說,造成包皮炎常見的原因,往往因為包皮過長、衛生習慣不佳、性接觸、抵抗力下降等而發生。症狀則包括:包皮局部紅腫、分泌物、疼痛、撕裂傷及結疤,會使得包皮口變狹窄,包皮無法翻開,對清潔造成困難,包皮炎的情況更加難以痊癒。

反覆包皮炎小心可能是糖尿病引起!殷約翰提醒,由於糖尿病患在血糖控制不佳時,抵抗力會下降,傷口的癒合能力較差,包皮發炎時的撕裂傷不易痊癒,一旦反覆發炎,大大增加包皮結疤及排尿困難的機會。

包皮該不該割?是不少男性的大疑問。殷約翰強調,有兩種狀況的患者,建議儘早處理包皮的問題,第一就是「有糖尿病且包皮反覆發炎者」;二是「包皮環狀結疤且卡住排尿,造成龜頭及包皮水腫」,都需要儘快處理。

殷約翰說,割包皮目前除了傳統環切手術之外,還有包皮自動切割縫合微創手術可以選擇,其中包皮傳統環切手術必須切過疤痕組織,容易流血、腫脹,傷口不易癒合;包皮自動切割縫合器可以避開疤痕組織,用圓筒狀的切割刀及自動縫合釘,傷口較傳統手術平整,癒合較快。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防疫意外「好消息」! 5月就該大流行的腸病毒掉9成破天荒沒進流行期

「邊境解封」首波放行商務客 目標9月?台灣口袋名單有4國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病毒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被視為治療新冠肺炎最有力的候選救命藥物,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最新發布針對53名住院並有嚴重COVID-19併發症患者的用藥數據顯示,有68%的患者症狀獲改善,使用呼吸器的患者中有一半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知先生確診了,仍執意搭機回台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案384(70多歲男性)的妻子也確診,成為案393,外界質疑兩人搭機返台時程,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4月10日當晚家屬曾向指揮中心主動說明其...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兒童口罩也將可以網購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宣布,將針對「幼幼版」的兒童口罩研議同步在網路開放預購,便利父母;另外也將改進口罩地圖,把所有型號一一註記清楚,以利民眾知道哪裡有自己需要的口罩可買。而口罩徵用政...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一公主遊輪「珊瑚公主號」返台7人就有4人陽性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女2男,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其中4人為珊瑚公主號遊輪旅客,為案389至案392,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