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卵巢癌年輕化 BRCA基因突變機率高

卵巢癌年輕化 BRCA基因突變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0歲的林小姐,有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因為經常腹脹不適,至診所檢查赫然發現卵巢有6公分的腫瘤,趕緊至醫院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卵巢癌,且癌指數將近500,三軍總醫院婦癌科主任王毓淇,立刻安排手術,並於術後接受化療,接著以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性療法,至今快2年,癌指數都低於10,恢復良好。

卵巢癌發現7成為晚期 難治癒易復發

卵巢癌為女性癌症第7名,每年新增1500-1600多人,且發現時75%都為晚期。王毓淇主任解釋,子宮頸癌、內膜癌會有出血的徵兆,大部分可以在早期被發現,卵巢癌無法以抹片進行預防篩檢,也沒有明顯症狀,通常腹脹就醫時多為第三期之後。更值得注意的是,卵巢癌很難治癒,研究顯示有70%在3年內都會復發,且一旦復發,終究會復發,每次復發時程也會越來越接近,平均存活期約40個月。

圖片

治療走向精準個人化 BRCA基因突變者標靶延復發

目前治療採複合式療法,先以手術盡可能將腫瘤切除乾淨,再搭配化學治療,但因為高復發率,現臨床會再以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PARP抑制劑)進行維持性療法,也就是延長無疾病存活期,延緩復發時間。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在卵巢癌首次治療時使用,能夠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阻斷血液養分供應,與術後化療併用,預防癌症復發機率。

另外,近年來癌症走向個人化、精準治療,目前已發現若BRCA基因突變,將會有20~40%機率罹患卵巢癌。王毓淇主任指出,全台約有10~15%左右患者具有BRCA基因突變,這類型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成效出現突破,也為醫界及患者帶來新曙光。

PARP抑制劑納健保 手術化療後接續維持性療法

目前已有PARP抑制劑納入健保給付,只要是BRCA基因突變、對一線鉑金類化療藥物有反應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手術、化療後,可接續使用作為維持性療法,盡可能避免復發。卵巢癌罹病年齡平均50多歲歲,但近年來也有年輕化趨勢,王毓淇主任提到,若有家族史的年輕患者,就極有可能為BRCA基因突變,建議可以進行基因檢測。

現在因大環境影響、飲食精緻化、平均壽命延長,罹癌人數逐漸增加,但王毓淇主任建議,若罹患卵巢癌不用過於害怕,現今治療手段進步,精準醫療可以明確針對個人提供幫助。即使化療有任何不適,也建議要與醫師討論,千萬不要逃避治療,醫師可以減低劑量或是給予輔助藥物,只有配合醫囑,才能遠離疾病威脅。

【延伸閱讀】

基因檢測助攻精準治療 卵巢癌復發延後4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5歲的少年小侯從小就深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侯爸爸很擔心小侯經年累月使用類固醇藥膏是不是會出現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類固醇性痤瘡和酒糟等副作用;因此,進一步帶其到皮膚科求治。醫師除了改用較溫和的類固醇藥膏之外,也規劃使用潤膚保濕劑、不含類固醇成分的藥膏、光照療法以及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杜姓男子,之前攝護腺切片為陰性,但仍懷疑有癌症,結果透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融合導引,於攝護腺上方纖維肌肉區發現病灶,切片結果為低惡性度攝護腺癌,惡性部分占切片比例10%;一般而言,以這位患者的腫瘤位置、惡性度及惡性比例,這個病灶在傳統攝護腺切片將會很難被診斷出來。攝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阿明有一些莫名不舒服的症狀很久了,他持續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的感覺,擔心自己是得了什麼疾病,跑遍各專科門診檢查,卻發現一切都正常,求助無門。慢性壓力 恐引起身心跟著不適柳營奇美醫院林紀宇臨床心理師表示,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遍布於身體各個器官,調控著心率、呼吸、汗腺和肌...

閱讀詳情 »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才剛過,吃完了許多場烤肉後沒多久又進入了年末聚餐季!燒肉、烤肉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人最愛的聚餐餐廳,但其實高溫下可能造成的健康危險可不低,就讓好食課營養師告訴你烤肉隱藏的健康危害吧! 燒烤是腸癌的主要風險因子之一 香腸、梅花豬、牛五花是烤肉一定不能缺少的,然而,這些肉品大多都是紅肉,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