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人體有七個部位,怎麼洗也洗不乾淨!這篇別讓男友看到!

原來人體有七個部位,怎麼洗也洗不乾淨!這篇別讓男友看到!

                         示意圖(viatantannews.com

 

洗個香噴噴的澡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你真的洗乾淨了嗎?耳後、肚臍、背部、腳趾縫……這些被“埋沒”的地方,真的清潔乾淨了嗎?教你正確洗法,今天就開始正視它吧!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想過自己洗澡的方式是否正確?是不是忽略了哪些死角?無論是3分鐘的戰鬥澡,還是30分鐘的泡澡,以為只要每天洗就好了。其實使用了錯誤的方法,長期下來對肌膚所造成的影響,一點也不容忽視,輕則有礙觀瞻,重則引起發炎。



死角1:耳後、耳洞

別以為耳朵後面沒人看見就忽略,萬一哪天天氣太熱,紮起馬尾時,可就糗了!而耳洞的正確清潔法則是因人而異。

該怎麽洗?

1、洗澡時別忘了清洗耳後,另外,洗頭髮時,用沾滿泡泡的手搓洗,也可以達到清潔效果。

2、耳朵的外廓,則要在每次洗臉時用濕毛巾輕輕抹幾圈。

3、耳垢有乾、濕2種,幹的耳垢較易堆積,可以每天洗完臉後用棉花棒或耳棒掏一掏;濕耳垢,3-5天用棉花棒或耳棒清潔即可。

死角2:手肘

有個沐浴乳廣告女主角因為手肘上的厚皮,而被誤認為洗澡沒洗乾淨!手肘上時常摩擦,角質容易變厚、脫皮,更應該多呵護!

該怎麽洗?

1、手肘彎曲、伸直,用洗澡巾或浴刷來回多搓幾下。

2、1星期可去角質1次,之後再抹上護膚乳液,並改掉托腮的毛病,減少摩擦。



死角3:陰部

這個私密重地,其實並不需要太繁複的清洗動作,否則會帶來更大的困擾!

該怎麽洗?

1、每天洗澡時,只要以專業護理液清洗外陰部,再用清水沖乾淨,如果有發炎的現象,則用清水沖洗即可,並且尋求醫生的治療。

2、至於內陰部,醫師建議不要洗,也不要用任何陰道清洗劑,以免破壞陰道內的酸鹼平衡,產生感染。




死角4:背部

到了冬天時,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衣,總覺得反正也沒人看見,背部就不必費心打理了……可別有這種想法!美美的背可不是臨時抱佛腳就可以的,不分四季,還是要天天去照顧!

該怎麽洗?

1、洗澡時用長柄浴刷在背部來回刷洗,或是用長澡巾一手抓住頭,往腰後方向,一手抓住尾,往肩背方向,來回在背後摩擦。

2、洗後塗上含酒精的收斂化妝水,或果酸保養品,可避免長痘痘




死角5:肚臍

肚臍不要洗,以免生病的說法,可別輕易聽信,污垢堆積的越多,細菌更容易滋生!

該怎麽洗?

1、肚臍與身體內臟相連,且部位較細嫩,只要每天洗澡時順帶將手指套住毛巾輕輕地清洗即可,並不建議過度用力。

2、如果肚臍眼有較黑的污垢,也要每天輕輕洗,不要用力挖搓,持續幾天就會恢復白嫩!





死角6:膝蓋

想想當你穿上春夏最流行的迷你裙,卻露出黑黑髒髒又粗糙的膝蓋時,那會​​是多麽尷尬的場面?

該怎麽洗?

1、膝蓋和手肘一樣容易因為摩擦而有較厚的角質,所以洗澡時也要特別多搓洗幾下。

2、1星期去角質1次,然後再擦上潤膚乳液。



死角7:腳跟、腳趾縫

腳跟、腳趾縫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很多人往往從頭洗到腳,卻忘了搓洗腳跟、腳趾縫,導致腳跟長出厚繭,腳趾縫長黴菌而引起香港腳。

該怎麽洗?

1、洗澡時用磨砂石輕輕地磨去腳跟及腳指尖上堆積的角質,之後再塗上乳液即可,大約4-5天做1次,以免過度去角質反而將皮給磨破囉!

2、每個腳趾縫都要確實用澡巾搓洗,之後也要確實擦乾,以免因為潮濕讓黴菌滋生。

這麼重要的資訊,一定要收藏!!!

----
本篇文章(或短片)摘取自網路,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半夜常做夢轉醒 恐是臟腑陰陽失調你也有失眠的困擾嗎,小心長期下來不僅會使情緒不穩定,也會伴隨神無法集中、暈眩、疲勞倦怠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指出,臨床上,失眠是常見的疾病之一,包括工作、壓力、家庭等都可能成為埋病的危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經濟不景氣,不僅社會新鮮人工作難找,職場老鳥也要繃緊神經,在生活及工作的雙重壓力下,才20、30歲出頭就有耳鳴症狀的年輕人日益增加,但往往自認只是過於勞累,便自行購買保健品服用。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民眾,若有耳鳴症狀最好別坐視不管或自行用藥,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治療,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不孕婦女,進行試管嬰兒取卵手術做體外受精,形成囊胚冰凍兩個月後解凍植入兩顆到子宮,都成功受孕,驚奇的是其中一個胚胎分裂成「同卵雙胞胎」,共懷了三胞胎,由於該婦女堅持不減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謝昌興表示,剖腹生產時,出動十二位醫護人員在產房順利接生了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我害怕若用盡所有藥物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治療選擇嗎?」晚期肺癌患者及家屬身處極度不安、焦慮的狀態下,時常會執著於即刻使用最新藥物的治療迷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兼肺癌團隊召集人夏德椿醫師對此強調:「接收治療新知的同時,也需具備資訊的判讀力,有效落實醫病溝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