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反式脂肪吃太多易得老人癡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喜愛吃甜點的人要注意了。根據最新發表在[神經醫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發現,如果身上血管裡的反式脂肪含量是50%至75%的人,比較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失憶症。這告訴大家,除了心臟疾病引起的大腦與認知障礙疾病外,阿茲海默症與飲食中的反式脂肪息息相關。

在這篇研究中,研究者已經排除受試者任何其他會引起失憶症的因子,像是高血壓、糖尿病,或是抽菸的習慣。在這項追溯十年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血液中的反式脂肪濃度是52%及74%的人,特別容易罹患老人痴呆症。與以往研究不同的,是這項研究是直接探究受試者血液中的反式脂肪濃度,而不是用傳統問卷的方式,詢問受試者日常飲食內容。這項研究也發現,只要人們減少飲食中5%的反式脂肪,就可以減少13%的非自然死亡機率。

反式脂肪吃太多易得老人癡呆

(各式各樣的糕餅蛋糕含有最高量的反式脂肪。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什麼是反式脂肪?

肉類和乳製品中多少都含有一些天然的反式脂肪,但是擁有最多反式脂肪的,常常是人類製造的加工食品。反式脂肪在常溫狀態下通常是液態的,但只要溫度下降,就會開始變成固態。這些又稱呼為飽和脂肪酸的反式脂肪,是經由人工製造,在植物油中添加氫氣,讓他們變成固態,就好的代表物就是乳瑪琳。反式脂肪因為便宜,可以保存良久,嚐起來好吃,是食品加工業者的最愛。

除了油炸物品外,反式脂肪存在於添加進咖啡的奶油球中、蛋糕、派的餅皮、冷凍比薩、餅乾、與多樣加工食品中。在這最新的日本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含有反式脂肪最大量的食物是各式各樣的糕餅蛋糕。接下來則是乳瑪琳、糖果、焦糖、可頌麵包、奶精、冰淇淋以及米餅。

儘管美國法令在2015年已經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但不代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超級市場買到的蛋糕甜品餅乾就沒有反式脂肪,因為只要食品中含有的反式脂肪含量少於5克,就可以標示為0克。而即便只是少數的反式脂肪,只要日積月來食用,也會逐漸累積在血液中,造成身體莫大的危害。

因此,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買食品時盡量購買新鮮簡單的原味食物。當食品的內容物太多,就越有可能經過高度的加工,也含有越高的反式脂肪。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19/10/23

相關推薦

大腸激躁症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腸道機能異常,並非感染發炎或癌症所引起,生理結構上也無缺陷,而是壓力所引起的長期健康異常狀況,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從中醫觀點來看,腸躁症的病因以情志因素最為重要,與肝的疏泄、代謝功能和情志有密切關係。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能否正常升降的關鍵,而肝經由調節氣機的升降,也會影響大...

閱讀詳情 »

60歲的何先生,平日生活作息正常,某天晚上睡眠中,卻被家人發現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無呼吸心跳,緊急呼叫救護車。救護車抵達前,家人先實施CPR,救護人員抵達後,立即做心臟電擊,緊急送往醫院,急診團隊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後救回一命,成功避免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

閱讀詳情 »

眼睛是靈魂之窗,年紀大、老化是白內障最常見的原因。根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人就有6成患有白內障,到了70歲以上更高達9成。 產生白內障的原因很多,簡單可區分成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先天性的主要是母體影響到胎兒所造成的,例如母體受到輻射線、德國麻疹、服用藥物等。後天性的如外傷、發炎、高度近視、糖尿病等,...

閱讀詳情 »

很多人自覺飲食不夠營養均衡,就會買鈣片、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來吃,但現在有研究認為,補充維他命不但對降低死亡風險沒有幫助,如果攝取過量,還可能傷身,研究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研究中使用了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數據,其中包含全國超過27,000名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