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乾、眼澀,更年期來了? 忽略「乾燥症」恐致肺纖維化

口乾 眼澀,更年期來了? 忽略「乾燥症」恐致肺纖維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乾燥症」為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攻擊人體內腺體及黏膜,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統計,全台約有超過5萬人受其所擾,包含「原發性乾燥症」及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所引發的「次發性乾燥症」。因好發於40-55歲更年期女性,常被錯認為更年期症狀而忽略,等到發現問題時已侵犯其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併發症遍佈全身 出現「肺纖維化」恐誘發呼吸衰竭

乾燥症除了侵犯唾腺、淚腺造成口乾、眼澀等症狀,也可能引發其它黏膜組織及器官併發症,例如損害甲狀腺、影響腎泌尿系統造成尿結石等。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表示,呼吸道也有很多黏膜,「乾燥症」患者約有65-90%會發展成間質性肺病,產生慢性發炎進而導致「肺纖維化」,其初期徵兆難尋,不可不慎。

蔡長祐理事長解釋,健康肺部像海綿一樣充滿彈性,慢性發炎會使其持續損傷、修復而產生疤痕,疤痕組織則會讓肺部逐漸變硬,像菜瓜布一樣失去彈性,最終喪失換氣功能而誘發呼吸衰竭。

及早診斷、控制 乾燥症患者每3-6個月做肺部檢查

由於目前普遍認為肺纖維化為不可逆傷害,蔡長祐理事長建議,民眾若診斷出有乾燥症即應盡速安排肺功能檢測,以利及早控制病情。若醫師判斷無異狀也無乾咳、呼吸急促、易喘等病兆,約半年檢查一次即可,但如以上病兆明顯,則2-3個月即需安排一次肺部檢查,隨時掌握肺纖維化發展情形。

過去治療成效不彰 現有藥物阻斷纖維化過程

過去肺纖維化靠大量類固醇以脈衝方式治療,但成效不彰,後改用化學治療也僅能延緩病情惡化,無法有效改善症狀,直到近年醫藥技術突飛猛進,現階段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可以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素、纖維母細胞生長素,才真正有效改善肺功能及降低死亡風險。

蔡長祐理事長補充,乾燥症引發的肺纖維化因為跟自體免疫系統有關係,患者需跨科別團隊,包含胸腔科、免疫風濕科、感染科、放射線部門共同治療,才更能提升治療效果。

「乾燥症」症狀易混淆 提升患者病識感為關鍵

蔡長祐理事長提醒,乾燥症共病多、風險高,若持續口乾、眼澀,建議盡早至免疫風濕科求診。

此外,乾燥症患者也需隨時注意其他部位有無不適症狀,以乾燥症合併肺纖維化為例,初期輕微、慢性咳嗽常會被當作感冒而忽略,因此,患者務必定期安排肺功能檢查,若是出現無故乾咳、爬樓梯甚至連走路都會喘等現象應儘早向主治醫師反映。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肺纖維化死亡率高 醫呼籲應常規檢查

得皮肌炎卻又喘又咳? 小心合併不可逆之肺纖維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長久咳嗽並非表示身體虛所導致,若因此又透過補氣中藥補身,小心恐使病情加劇;台南開業中醫診所院長陳宥任指出,若自行透過補藥,不但會促使呼吸道黏膜充血,導致呼吸道變得更敏感,還會因痰黏稠,更不易咳出。臨床上,曾有患者因感冒導致咳嗽,且咳了近2週,以為是免疫力太差所致,因此自行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許多民眾常忽略B肝,但其實對於位居台灣罹患率第二位的C型肝炎,警覺性更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黃志富指出,通常肝功能已降到正常值的30%以下,才會出現疲倦、茶色尿、黃疸等症狀,多數患者在出現症狀後才緊急就醫,多半都已罹患肝癌,為時已晚。尤其C型肝炎屬於慢性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B肝帶原的癌症患者在做化療前,務必得告知醫師相關病史,否則若直接接受化療,恐好發急性肝炎;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科主任許秉毅指出,B肝癌症患者若未在化療前接受預防性投藥,高達三分之一的機率會在化療後出現急性肝炎,甚至占四分之一恐導致死亡。根據研究顯示,B肝帶原的癌症患者若未在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好發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的問題,主要是因反覆性傷害或過度使用脛後肌肌腱所導致,包括過重、扁平足或足部曾受傷等都可能為高危險族群;旗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曾正浩指出,通常會出現足踝後內側疼痛腫脹、肌腱壓痛、後足變形等症狀,嚴重甚至可能會使不上力,應盡快就醫治療。臨床上就曾有男性患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