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口罩洗手效應「流感就診5年新低」 男遊泰國染茲卡病毒今年首見

▲適逢開學與228連假,請民眾落實個人手部、呼吸道衛生及生病多休息,防範傳染病威脅。(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勤洗手、戴口罩,全民嚴防新冠肺炎,流感疫情先受惠!疾管署今(25)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數字,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5萬2135人次,寫下5年來同期新低,而上周流感重症9人亦是今年單周新低。

不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周仍新增10經審查與流感相關的死亡案例,最年輕死者為北部29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疾病,且沒有接種本流感季疫苗。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國內流感疫情正在一路下降,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5萬2135人次,較前一周下降14.7%,就診人次是5年來同期新低。但近期氣溫變化仍大,且目前社區仍有流感病毒活動,疾管署提醒民眾應持續加強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如出現類流感症狀,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依醫師指示服藥及在家休息。

林詠青說,新增流感死亡病例10人,年齡分布為29到92歲,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未接種流感疫苗,也都有慢性疾病的病史在身;他指出,最年輕的29歲女子,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1月下旬開始發燒,咳嗽,發病3天後呼吸急喘併發雙側肺炎,住院時還得洗腎,最終因呼吸衰竭嚴重轉加護病房,但恢復狀況不良,住院7天後不治。

疾管署同時也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北部40多歲本國籍男性,1月25日至30日與家人前往泰國旅遊,2月6日至11日間陸續因喉嚨痛、出疹、骨頭痛等症狀數度就醫,醫院曾於12日通報登革熱及屈公病,兩項檢驗結果陰性,但因檢出茲卡IgM抗體陽性,再次採檢於昨日確診;個案目前已無症狀且過可傳染期,同行家人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提醒,一般成人感染茲卡病毒後症狀輕微,孕婦感染茲卡病毒後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提醒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暫緩前往茲卡病毒流行地區。而各級學校今起陸續開學,加上228連續假期在即,疾管署特別呼籲,民眾應加強落實正確勤洗手、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習慣,避免讓傳染病有機可乘。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旅遊警示連環發!暫緩捐血28天範圍擴大 中港澳韓星日義

「兒童口罩」限購全面鬆綁! 2/27起每一天都可以買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自看中國 千趣,下同) 孕婦在孕期飲食中要避開這些致畸胎食物,避免不幸發生。 科學家已經證實過,有些食物的確會使孕婦胎中的嬰兒形成畸胎,所以孕婦在孕期飲食中一定要避開這些食物,避免不幸發生。 1、豬肝 芬蘭和美國已向孕婦提出了應少吃豬肝的忠告...

閱讀詳情 »

 翻攝自中國娛樂網、康知   根據日本網站報導,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最難對付的便是浮腫。如果能夠消除浮腫,不但能減輕體重,還能養成易瘦的體質。   日本順天堂大學小林教授表示:「浮腫與體內血液的流動有著密切的關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人比較不會浮腫,屬於易瘦體質。...

閱讀詳情 »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正在大流行的冬季。大人就不用說了,小寶寶特別要小心不要被傳染了感冒⋯⋯等的傳染病喲!為了保護寶寶不被傳染病侵襲,提高媽媽和爸爸意識是很重要的。為了小寶貝,就來介紹從今天開始馬上就可以保護他們不被傳染病毒侵襲的4個習慣♪   保護寶寶不被傳染病侵襲的習慣① 大人一定要洗手...

閱讀詳情 »

翻拍自新浪博客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看病越來越方便了,並且還有很多人只要出現身體不適,就會去醫院輸個液,認為就好了,不知道是他們的心理作用,還是就診的好了,真是的依賴性太大了,這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