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口腔癌前病變徵兆|預防癌症 口腔癌篇3

口腔癌前病變徵兆|預防癌症 口腔癌篇3

口腔掌管呼吸、咀嚼、吞嚥、語言等重要功能,是顏面的重要構造之一,萬一罹患口腔癌,不僅可能顏面的損傷,對於呼吸、進食、口語表達也將大受影響。

 

口腔癌前病變徵兆|預防癌症 口腔癌篇3

 

國健署提醒,預防口腔癌並不難,除了及早戒菸、戒檳榔之外,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亦有其必要性!目前國健署提供30歲(含)以上有嚼檳榔及吸菸的民眾每2年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若具原住民身份者,更可提前自18歲起接受免費口腔癌篩檢。若能在早期(0至2期)發現癌症病灶,並能及早接受治療,以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對於顏面外觀及語言功能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若延誤診治,卻可能在短期內惡化成口腔癌末期,不僅增加手術困難度,且勢必會對顏面外觀、語言、進食造成嚴重影響。提醒民眾應留心口腔的異常變化,定期篩檢、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然而,口腔癌前病變到底有哪些異狀呢?根據國健署資料指出,癌前病變常見徵兆包括:

 

1. 口腔黏膜紅白斑:口腔黏膜上有紅色或白色斑塊或斑狀,尤其若出現紅色斑塊且且合併有組織退變的現象,恐有較高的癌化機率。

 

2.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黏膜下層組織出現疤痕慢性增生的現象,纖維組織增加會導致患者張口不易,且口腔黏膜活性也會減退,以致更容易受到熱燙、辛辣食物刺激而出現口腔潰瘍問題。

 

3. 口腔扁平苔蘚:口腔黏膜出現交錯角質化條紋或斑塊等異常變化。

 

4. 疣壯增生物:口腔黏膜表面出現乳突狀或疣狀的突起物。

 

國健署也提醒,上述徵兆初期可能不痛不癢,需要靠民眾細心觀察;若發現疑似症狀時,最好及早就診檢查,以免延誤診治。此外,若口腔內外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或是口腔潰瘍、傷口糜爛逾兩週未癒,都有可能是口腔癌的警訊,最好提高警覺、主動向醫師求診,以確保自己的健康。然而,為遠離口腔癌威脅,國健署仍呼籲民眾應及早戒菸、戒檳榔,並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方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口腔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耳鼻喉科、口腔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延伸閱讀:

【認識口腔癌】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374 

【遠離口腔癌的方法】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53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口腔癌前病變徵兆|預防癌症 口腔癌篇3

相關推薦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口臭像揮之不去的惡夢嗎?猛吃口香糖、一直刷牙,用了許多方法,臭味還是很不走?也不知道口臭到底從何而來?從我教學多年的經驗發現,其實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口腔衛生問題,也有可能是體內機能的問題,要從源頭找問題才能解決。 中醫裡常見的口臭有3種 口臭是一種症狀,也是身體發出的警...

閱讀詳情 »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四價流感疫苗不分年齡均接種0.5mL劑型。(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首度由三價疫苗升級為四價疫苗,保護力更周全,儘管今年受到全球疫苗供貨延遲波及,開打日也首度延後,學齡前幼兒得等到12月8日才開打,面對家長疑惑,三價改四價後小...

閱讀詳情 »

▲男人的「蛋蛋」軟不軟Q,攸關健康大問題。(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男人不時把玩一下自己的兩粒「蛋蛋」,真的很有必要!非關情色,卻是跟健康大有關係,原來跟醫界鼓勵女性自我乳房檢查一樣,男人跨下軟Q不軟Q,手感竟可能透露出健康的大警訊,因為若睪丸質地變硬或變大、變沈,肯定...

閱讀詳情 »

▲尿路結石有時只是單獨一顆大型結石,也有可能是小而多顆的結構。(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燒、寒顫、頭暈、全身無力,嚴重的尿路結石一發作起來常叫人痛苦難耐,根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10個成年人就有1人有尿路結石困擾,怎麼擺脫結石夢魘?醫師強調,只要只要養成平時不過度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