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口腔癌死亡率提高到前5名!造成疾病的3大元兇是...30歲以上可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

口腔癌死亡率提高到前5名!造成疾病的3大元兇是...30歲以上可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口腔癌死亡率提高到前5名!造成疾病的3大元兇是...30歲以上可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

根據衛生福務部近期發表的2014國人10大死因的報告中,癌症(惡性腫瘤)仍然位居第一、居高不下。令人意外的是,近幾年口腔癌的死亡率也提高到前5名,促成這樣的數據,絕對和飲食以及不良的習慣脫不了關係。

 

典型癌前病變:白斑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膺復牙科主治醫師馮聖偉表示,口腔的白斑是最常見的一種口腔癌之癌前病變,約有50%以上的口腔癌發生前,都會出現白斑。這種白斑表面看似平坦,卻有稍稍突起的感覺,生長於口腔黏膜,怎麼樣都擦不掉,當有類似的症狀發生時,必須盡快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造成白斑的原因,如長時間吸菸、飲酒,或是過於尖銳的假牙刮傷所致,通常醫院都會做切片檢查,排除罹患口腔癌的因子。

 

罪魁禍首:檳榔、吸菸、喝酒

口腔癌死亡率提高到前5名!造成疾病的3大元兇是...30歲以上可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

口腔癌多源於慢性的刺激,馮聖偉醫師指出,長期嚼檳榔、吸菸、喝酒是最大的元兇,其中又以吃檳榔占最大宗,高達8至9成的患者,都有這個習慣。

臺灣人吃的檳榔,分為紅灰與包葉,前者是將荖花的檳榔子剖開,夾入切成塊的荖花或荖藤,並加入熟石灰和特殊的香料所製成;其二是在荖葉上塗上石灰,包裹一顆顆新鮮的檳榔子。

可怕的是,不管是紅灰還是包葉,集結了各種致癌物,如生物鹼、多酚類化合物等,當大量攝取時,會抑制大腦的活動力,出現行動遲緩的症狀;而紅灰類的檳榔,又含有單寧酸,釋放自由基、侵蝕口腔黏膜細胞,無一不見恐怖的致癌物質。

 

定期篩檢、追蹤

口腔癌死亡率提高到前5名!造成疾病的3大元兇是...30歲以上可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

每年約有6,500個口腔癌個案,又有2,500人死於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為58歲,罹病後輕則毀容,重則致命。

馮聖偉醫師強調,目前健保有補助30歲以上每兩年一次免費的口腔癌篩檢,建議平常有嚼檳榔、飲酒與抽菸習慣者,一定要定期做檢查。

 

【延伸閱讀】

起床暈眩、刷牙想吐,生病了嗎?

〈影音〉牙套、假牙、植牙哪一個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勤洗手」、「戴口罩」已成全民運動,但長時間、頻繁使用乾洗手,卻也洗出不少問題,造成手部皮膚紅腫、疼痛、乾裂、脫皮,甚至皮膚發炎。醫師就提醒,除非是醫護人員,一般大眾應儘量採用「溼洗手」,清潔效果上更優於乾洗手。 洗手次數最多的,莫過於...

閱讀詳情 »

不少人一早都習慣來杯咖啡,提神醒腦迎接新的一天,但長期習慣性的飲用咖啡會不會傷胃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咖啡中的咖啡因、單寧酸等成分都會刺激胃酸分泌,若空腹喝咖啡對胃的影響更大,長期下來的確有可能造成胃部損傷;因此,建議最好先吃點東西再喝咖啡,就能降低對胃部的刺激。  開工前先來一杯咖啡是...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哈啾、哈啾!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不停,在疫情敏感期間,擋不住的過敏症狀,總是招來異樣眼光,根據統計,在台灣,每4個人就有1人患有過敏性鼻炎,成為防疫期間最容易被誤會的一群人,國內最新調查就發現,逾半數過敏性鼻炎患者每1至2周發作一...

閱讀詳情 »

身體冒泡泡,耳朵一直耳鳴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