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只要這一招,搞定「網球肘」,提重物、抱小孩再也不會痛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只要這一招,搞定「網球肘」,提重物 抱小孩再也不會痛了...

30多歲的洪媽媽,專職家庭主婦,左手肘疼痛已經3個月,在提重物、抱小孩與長時間使用手機時會有疼痛的感覺,曾接受過類固醇注射的治療,剛開始有明顯改善,但1個月後又復發了,她讓左手休息2個月,疼痛還是沒有改善,手肘外側有壓痛點,手腕用力時會引起手肘疼痛,是典型的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一般所指的網球肘。

體外震波治療4次 疼痛幾乎完全消失

因為洪媽媽腸胃不好,不想吃消炎止痛藥,也沒有時間來做1個禮拜3次左右的復健,所以醫師建議她接受1周1次的體外震波治療,她在接受完第一次治療後,症狀有明顯的改善,在接受完4次治療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提重物、抱小孩也不會痛了。

震波造成的微小傷害 反而能促進修復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表示,以往體外震波都是用來治療腎臟或輸尿管結石,利用震波能量聚焦於結石處,進而震碎結石,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較低能量的震波所造成的微小傷害,反而能促進軟組織的修復,震波治療讓病人在治療後,可以馬上得到疼痛的緩解,因此震波治療開始大量應用在骨骼肌肉的痠痛上。

每周治療1次 3到6次大部份可痊癒

體外震波在治療時,病人會感到相當的痠痛,但這並不是讓人無法忍受的痠痛,而且在治療過程中,這樣的痠痛會慢慢的降低,治療完後會有一種「鬆」的感覺,震波治療通常每周治療1次,治療3到6次後大部份都可以痊癒,對於長期飽受肌腱疼痛所苦,一直無法治癒的病人,震波治療是一個安全又有效的選擇。

尚未密合的生長板、孕婦、癌症不適合

葉典松主任強調,震波治療雖然是相當安全的治療,但是還是有一些狀況不適合使用,包括尚未密合的生長板、懷孕婦女、癌症患者、血栓部位、凝血功能有問題的病人等,都不適合使用,除此之外,在治療前要謹慎評估,才能讓病人在最安全的狀況下得到最好的療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為網路的發達,任何艱深的資料,均可在網路上一把抓,導致民眾只要身體有毛病,第一時間可能不是請醫生診斷看病,反而是自己當起醫師,相信起網路上的謠言與偏方,讓眾多醫生不堪其擾,影響服藥與看診的順從性。對此,美國媒體《赫芬頓郵報》就蒐集了醫師最討厭聽到病患說的九句話,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上班族可要多注意自身的健康與衛生,以免在炎炎夏季之中,陰道不幸遭黴菌感染。台北就有一名三十五歲女性上班族,因在公司擔任主管要職,近日因工作繁忙,連吃飯時間都不夠,又適逢經期來潮,但因認為經血量不多,乾脆衛生棉貼一整天不換,到了晚上回家洗澡後才拿下,導致她陰道感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當我們在與人初次見面時,往往是透過握手來表示禮節,若對熟識的人而言,握手則可以代表平等、信任等意義,但你知道嗎?根據英國威爾士西部亞伯里斯威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擊掌、握拳相碰比握手還要衛生。 此研究主要找來2個人戴上手套做實驗,利用手套上的細菌與另一個人進行握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們都知道養成運動好習慣,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外,更能獲得愉悅心理、改善負面情緒,但根據統計顯示,台灣有近7成的民眾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其中又以女性運動量不足比率佔世界第一,男性則與日本並列第一。 對此,臺南市衛生局表示,若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恐會增加6%心臟病、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