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怕!菜花原來都是這樣來的!別再說你不會得啦!

近日新聞頻頻出現男男女女因為不正確的兩性關係,因而感染菜花的事情,讓我們來看看感染性病會有哪些症狀與傳播途徑,擁有正確兩性觀念,才能確保健康!

可怕!菜花原來都是這樣來的!別再說你不會得啦!

  性病即性傳播性疾病是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各異,其中危害性比較大的有六種,即梅毒、淋病、軟下疳、菜花、生殖器皰疹和艾滋病。
                 
  性病是怎樣感染的呢?

根據有關調查資料證明,性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患有性病的人,她(他)們之間通過皮膚粘膜、口腔、生殖器、肛門等部位的接觸,由於接觸而產生的溫度最適於性病原體的活動,因而給對方造成感染。

據專家介紹,性病傳播主要通過以下方式:
                                
  一、性亂感染賣淫、嫖娼是傳染性病的主要途徑。健康人與患有性病的人發生性行為時,由於性器官摩擦,把病原體傳給對方。
                 
  二、接觸感染健康人接觸患者被損傷的皮膚、病變粘膜及分泌物等造成感染。
                 
  三、血液感染由靜脈注射或輸血造成的感染。
                 
  四、母體感染女患者在妊娠或分娩中把病原體傳染給胎兒或嬰兒。
                 
  五、被動感染健康人使用患者用過的衣物、用具、毛巾、便盆、浴池、注射器等造成的感染。
                 
  六、婦女易感染艾滋病主要是男女性生活時,男性感染者精液中含有艾滋病毒濃度要比陰道分泌物中的濃度高,因此婦女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目前在國內國外性病日漸增多,有些性病尚無有效根治方法。特別是艾滋病危害極大,一旦發現身體極度消瘦、不明原因的腹瀉、長時間的發熱、疲勞、盜汗、多處淋巴結腫大、粘膜破損等病狀,應懷疑是否患艾滋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又如淋病不斷出現耐藥菌,治療比較困難。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等,都與腫瘤發生有關。但多數性病還是可以治好的。性病患者應當積極治療,要去大醫院診治,不要輕信巫醫和偏方,切不可諱疾忌醫,這樣既害自己,也害他人。
                 
  性病有哪些症狀?
                 
  由於性病是一組疾病的總稱,其症狀自然因病而異。但性病的症狀有一定的規律,掌握這一規律對於診斷和治療均有好處。一般講,性病首先出現的是局部症狀,即男女性器官上出現的不適,如潰瘍、水皰、膿皰、瘙癢、疼痛等,男性易見尿頻、尿急、尿痛及尿道口分泌物,女性易見外陰瘙癢、白帶驟然增多。局部症狀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減輕或消失,但並不代表疾病已經痊癒,只能說明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病變向更深層發展,如男性出現了夜間陰脛勃起疼痛,會陰、肛門部不適,女性則月經失調、小腹疼痛等,這些症狀都說明臨近器官受累。男性可能已累及前列腺、睾丸、附睾,女性已累及附件、子宮。進一步發展則病菌進入血液,傳到更遠的部位。常見的如梅毒的皮膚損害,手掌、皮膚出現紅色梅毒疹,甚至出現脫髮。淋病亦可有皮膚淋菌性膿皰瘡、淋菌性關節炎、淋菌性心內膜炎等。下面就一些常見症狀的可能疾病分述如下:
                 
  尿頻、尿急、尿痛:可見於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
                 
  尿道口膿性分泌物:可見於淋病。
                 
  尿道口清稀分泌物:可見於由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
                 
  龜頭包皮紅腫:可見於淋病、龜頭包皮炎、陰部皰疹等。
                 
  陰部贅生物:可見於尖銳濕疣、傳染性軟疣、陰部良性腫瘤等。
                 
  外陰、龜頭包皮潰瘍:可見於包皮龜頭炎、陰部皰疹、梅毒、淋病、軟下疳、第四性病、第五性病、艾滋病、固定紅斑型藥疹等。
                 
  生殖器膿皰:可見於淋病、陰部皰疹、疥瘡。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可見於梅毒、軟性下疳、腹股溝肉芽腫、性病淋巴肉芽腫、艾滋病等。
                 
  周身皮疹:可見於梅毒。
                 
  外陰部瘙癢:可見於陰蝨、疥瘡。
                 
  白帶惡臭:可見於滴蟲性陰道炎、淋病、黴菌性陰道炎等。
                 
  生殖器部疼痛:可見於淋病、陰部皰疹、非淋菌性尿道炎。
                 
  當自己有了上述症狀,自我判斷懷疑得了性病,應迅速上正規醫院就診,切勿找各種藉口拖延。早期性病如果能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疾病可迅速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否則貽害無窮。

相關推薦

每天早晨懶得起床,經常感覺渾身痠痛,白天精力不足,做事發愁,記憶力不好,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這些窘況長期困擾著某些患者,其中一部分人被確診為「慢性疲勞綜合症」。再仔細追問病史,多數病人常年伴有「入睡困難、睡不實、夢多、易醒、早醒」的症狀,而這些情況就是睡...

閱讀詳情 »

我們日常攝入的食物有幾十種,每種食物含有的營養素不同,如果在膳食中將含有不同營養成分的幾種食物巧妙搭配,既可很好地吸收營養,還能減少其副作用,令人體得到加倍的健康。 豬肉+大蒜:增加維生素吸收 “吃肉不加蒜,營養減一半”,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肉食含量平均高9倍,但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漫長的2個月暑假即將結束,恐怕又將掀起一波開學症候群!有的學童可能上課猛打哈欠、精神不濟,有的則脾氣暴怒,還有人會出現腸胃不適的情形。醫師建議家長,要避免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最好在開學前2、3天,開始調整生活作息。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表示,開學症候群是指,學生在開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骨質疏鬆症往往來的無聲無息。根據統計,國內每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的骨折高達13萬人,其中有3000至5000人股骨骨折。骨科醫師出,研究顯示,老人股骨骨折後,約有5%至20%在1年內死亡,5成以上的人會造成行動不便,需要終身照顧。萬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何為斌指出,大多數的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