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解封後懶戴口罩? 「短短1周類流感門急診雙升」疾管署急了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國內解封,全民開始鬆懈了嗎?疾管署今(30)日公布最新監測資料顯示,過去1周國內類流感疫情出現緩升趨勢,包括門、急診就診占比雙雙呈現上升。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不諱言,流感疫情緩升,背後原因之一,可能是國內社區沒有疫情威脅之下,民眾防疫措施開始鬆懈,讓類流感疫情成為另類示警指標,必須提醒民眾仍要戴好口罩、勤洗手。

根據疾管署監測,受端午連續假期部分門診休診影響,國內上周(6月21日至6月27日)門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萬7350人次,雖較前一周下降10.6%,但門診就診病例百分比(0.5%)較前一周上升6.3%。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此外,觀察國內上周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5999人次(就診病例百分比5.4%),亦均較前一周分別上升8.1%及1.4%,顯示社區類流感疫情呈現出緩升的趨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強調,流感的流行高峰期雖然落在每年年底的12月到隔年3月,但台灣地處亞熱帶,其實一年四季都有流感病例,儘管病例發生集中在冬季為大宗,但夏季仍有零星病例。

預防流感最好方式是接種流感疫苗,但在每年10月疫苗開打之前,林詠青說,自保自道就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平時應落實手部衛生並做好咳嗽禮節,打噴嚏時應使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出入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若無法與他人保持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時,請佩戴口罩。

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如果出現發燒及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應盡量在家休息,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公共場所;就醫時,請全程佩戴口罩,並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人染HPV! 熟男痔瘡出血竟是「拳頭大菜花」

台灣人食物過敏前3名「蛋白、蛋黃、花生」 小五童上課失禁也怪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根據研究調查發現,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白內障的比例高達6成之多,達特楊眼科聯盟總院長楊志盛醫師表示,依現行的醫學進展而言,手術是唯一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目前手術以「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為主流,亦可考慮採用「飛秒雷射」搭配「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來進行手術,治療前可視個人需求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手...

閱讀詳情 »

台視《台灣名人堂》今(1/15)日將專訪資深藝人王滿嬌,曾演過不少鄉土劇與偶像劇,臉上總是掛著親切笑容,擁有「國民阿嬤」稱號的她,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的人生哲學,常常和三五好友背著行囊、四處旅遊攝影,甚至連非洲都曾留下她的足跡,王滿嬌笑說:「走遍世界各地5、60個國家,還是覺得生在台灣最幸福...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2694568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花生又回到食譜上了。推翻過去的看法,美國國家過敏及感染疾病機構最近發表新的治療準則,建議父母應該越早越好給予孩子含有花生的食物,並且應該要常常給,最好從一歲前就開始...

閱讀詳情 »

早晚溫差大,鼻子又開始不聽使喚了嗎?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日夜溫差、塵蟎、黴菌等過敏原都是誘發鼻過敏的原因之一,若是出現鼻癢、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建議可適當按壓穴道,幫助緩解不適感受。  鼻過敏時,最常出現鼻子搔癢、鼻塞、狂打噴嚏或是流鼻水等症狀,建議可適度按壓鼻部穴道與周遭經絡,幫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