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吃甜食生酸性物質!防兒童蛀牙7要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吃甜食生酸性物質!防兒童蛀牙7要點

「孩子不愛吃糖也都有刷牙,怎麼還是一直蛀牙?」孩子蛀牙是許多家長的煩惱,根據國健署民國100年統計,台灣5至6歲兒童齲齒(蛀牙)率高達79.32%。研究顯示,口腔內的「變異性鏈球菌」接觸甜食後會產生酸性物質,侵蝕而造成齲齒。

MS菌原屬於正常菌 接觸汽水、糖果會產生酸性物質

烏日林新醫院牙科醫師裘雲揚表示,齲齒是口腔內細菌造成,目前研究大多已確定兒童齲齒元凶就是口腔內的「變異性鏈球菌」(MS菌)引起。正常人的口腔中約有5至6百種正常菌種,MS菌原屬於口腔正常菌的一種,進食或其他口腔習慣皆會得到。

當MS菌在分解蔗糖類食物,例如小朋友最愛的汽水、糖果、餅乾、糕點及用砂糖、冰糖調味的食物,會同時產生酸性物質而侵蝕齒質,造成齲齒產生。即使MS菌在口腔內適應力很強,氟化物是它的剋星。研究顯示,氟化物除了可以強化琺瑯質對酸性物質的抵抗力,更能針對MS菌產生抑制作用。

氟化物抑制MS菌 7要點防齲齒

許多家長以為使用氟化物會讓孩子氟中毒,但其實氟中毒需要短時間內食入高濃度氟化物(例如一次吃下半條黑人牙膏),才會噁心腹瀉、甚至牙齒變色(氟斑牙)。目前通過檢驗的含氟產品濃度皆有管制,只要按照建議使用量正確使用,產生氟中毒的情形微乎其微。裘雲揚醫師提出8要點,預防兒童齲齒:

1)避免親吻/

照顧新生兒減少親吻與用口分食,避免大人口腔的MS菌進入孩子口腔。

2)潔牙習慣/

從小培養潔牙習慣,當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時就開始用兒童牙刷與牙膏替孩子刷牙。3歲以下的孩子牙膏用量不要超過米粒大,而3至6歲的孩子不要超過豌豆大。

3)每天刷牙2次/

一天至少用含氟牙膏刷牙2次,且刷牙後漱口不超過2次,也不要馬上飲食,增加氟化物的作用時間。

4)縮短進食時間/

盡量縮短兒童每天飲食的時間,進食完後可漱口清潔,降低食物在口腔的殘留量。

5)戒夜奶習慣/

寶寶滿3個月後可戒除夜奶習慣,如果無法戒除也應在喝完牛奶後為其清潔口腔,例如使用紗布蘸水擦拭牙齒,降低奶瓶性齲齒發生率。

6)每3個月定期檢查/

兒童長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就可帶至牙科定期檢查,建議每3個月一次(成人則是六個月)。

7)定期全口塗氟/

政府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攜健保卡至牙科全口塗氟;國小1、2年級學童可恆牙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預防蛀牙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資料,肝癌的5年整體存活率約為20%~30%。 而肝癌的症狀往往不明顯,通常一發現就是末期。 在台灣高壓工作的環境下,要如何預防肝癌,是非常重要的。   【低氘水對人肝癌細胞增殖和侵襲力抑製作用】 根據醫學專家王坤教授等人的研究,低氘水對人體肝癌細胞的增殖及侵襲力具有...

閱讀詳情 »

昂貴的化妝品,不見得適用自己的皮膚; 桌上的瓶瓶罐罐,看了就煩,還不環保,卻捨不得丟。 有什麼保養品,適用於各種膚質,增進健康,還能夠擺脫瓶瓶罐罐的生活? 「低氘水」,可以滿足您的願望。   【延緩衰老】 低氘水分子輕,易吸收、加速營養導入,快速穿透皮膚組織,讓皮膚保持濕潤,提高人體SO...

閱讀詳情 »

現代生活中,無處不是輻射。 一定劑量的射線輻射可造成一系列的損傷,如貧血、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失調等等。 高濃度氘可破壞C-H 鍵的連接,造成DNA 雙螺旋結構斷裂和替換,引起核糖核酸排列混亂,加據輻射損傷。 而低氘水俱有防止輻射損傷的作用。   【抗輻射相關研究】 1999年醫學研究者...

閱讀詳情 »

在寵物(主要是狗和貓)中,平均腫瘤發生率為3-4%。 依照腫瘤類型不同,治療後存活率也不同,但普遍是減少的趨勢。 要如何預防寵物得腫瘤?治療後怎樣才能更健康?低氘水有辦法!   【低氘水用喝的,對腫瘤狗和貓具支持性治療】 在將氘濃度降低至低於正常生理水平時,延遲了小老鼠中幾種類型的癌症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