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發霉水果會罹肝癌? 營養師解答關鍵

吃發霉水果會罹肝癌? 營養師解答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報導有水果攤夫妻因為生性節儉,長年將發霉水果切掉壞掉部分後,食用好的部分,結果雙雙罹患肝癌。另外,也經常有民眾看到發霉或腐爛的食物,因為捨不得,去除掉壞的部分後,便把好的部位吃掉。可是只要把發霉或損傷部位切掉就好嗎?

水果缺口處易滋長細菌 腐爛區域恐害健康

部立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水果可提供人類許多營養素如:膳食纖維、鎂、鉀、植物多酚、有機酸、維生素C等,但也因為台灣潮濕氣候,不容易儲藏水果或是水果本身的特性容易腐壞,因此,在保存水果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食物的保鮮以及衛生安全。

黃淑敏營養師補充,水果在運送途中難免有碰撞或是昆蟲咬傷導致表皮不完整,此時缺口處容易有細菌及微生物滋長,細菌及微生物通常是肉眼無法分辨的,不是將腐爛的區域切掉即可。

黃麴毒素提升罹患肝癌機率 少果較少見

黃淑敏營養師指出,長期攝取黃麴毒素是可能提升罹患肝癌的機率,不過黃麴毒素比較可能汙染在大麥、小麥、花生、花生粉、豆類等食物中,在水果中很少見。雖然,水果較少被黃麴毒素汙染,不過,還是應注意農藥含量、表皮完整性及保存方式,避免增加危害健康的風險。

水果分2類型 非所有種類都適合冰箱保存 

另外,也有民眾想說把水果放入冰箱就不會壞,對此,黃淑敏營養師解釋,水果可分成更性及非更性水果種類。更性水果是指水果由未熟至成熟過程中,顏色、香味及組織會產生明顯變化,其本身含有植物乙烯,有催熟的作用,例如香蕉、蘋果、芒果、木瓜、釋迦等,一旦過熟之後容易腐壞,不是放置冰箱就能保鮮。

而非更性水果則是相反,本身植物乙烯含量少,必在水果成熟才能採收,如:葡萄、柳丁、橘子、鳳梨等。水果本身含有許多水溶性營養素,容易在切開的同時隨著切口而營養素流失,因此建議,水果應該是要吃的時候再削皮裁切,避免營養素流失。

【延伸閱讀】

老婆睡眠障礙 竟是老公呼聲如雷害的!

22歲就高血壓 父母憂年紀輕輕就吃藥 靠導管電燒達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4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睡眠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外在社會環境壓力帶給民眾生理、心理、家庭、社會等多個層面的健康影響,根據臺灣自殺防治學會109年到110年民調發現全台約1/4至1/5的民眾有睡眠困擾。安眠藥使用時機 「失眠診治準則」有依據失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6532)、俄羅斯(案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改變民眾生活和工作模式,戴好口罩、勤洗手、居家防疫已變成全民新生活運動。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表示,近幾個月門診發現有些患者擔心染疫不敢求診或延遲回診時間,導致眼部疾病症狀加重,因此提醒民眾防疫之下也要好好照護靈魂之窗。 注意視力變化 小心眼中風 廖昶斌提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30歲,是人生最美的年紀,外貌與氣質的成熟度都剛好到位,就連總骨量也攀在人生的最高峰。一旦過了30歲,骨質便開始像溜滑梯一樣,慢慢下滑流失,中年以後骨質會逐年減少0.3至0.5%,因此如何避免骨質流失,超前部署為將來「存骨」,堅固骨本才能優雅老化行遍天下。 聰明吃: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