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各界盼「大解封」!陳時中以香港為例 大解封恐大爆發

各界盼「大解封」!陳時中以香港為例 大解封恐大爆發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日宣布新增66例境外移入,有28人為落地採檢陽性。各界矚目7日起將放寬邊境管制,除了開放商務客來台以外,檢疫時間將從過去的14天縮短為10天。而面對旅遊業者希望年中開放觀光客入境,並開放國人出國旅遊、觀光,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大解封帶來大疫情,我希望解封速度降低,維持疫情平緩;大爆發對社會衝擊太大。」


今日上午落地採檢0人陽性 陳時中:狀況有趣


指揮中心表示, 昨(2)日有24航班入境,共採檢763人,28人陽性,陽性率3.67%。


各界盼「大解封」!陳時中以香港為例 大解封恐大爆發

▲昨(2)日有24航班入境,共採檢763人,28人陽性,陽性率3.67%。。(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3)日上午有6航班入境,共採檢91人,0人陽性。陳時中說「這狀況很有趣」。


各界盼「大解封」!陳時中以香港為例 大解封恐大爆發

▲今(3)日上午有6航班入境,共採檢91人,0人陽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再次以香港為例 強調「鬆懈帶來大爆發」


陳時中表示,國際疫情略有下降,但台灣周邊的國家疫情嚴峻。例如:日本從過去的10多萬降至6萬,但南韓平均有15萬人確診,屢創7日內平均新高點。過去疫情嚴重的國家多在歐美,近期轉至亞洲。越南單日12萬新增病例且持續升高;再看到紐西蘭為海島國家,邊境管制嚴格,與我們條件相同,但疫情也在上升。


目前最嚴重的香港,陳時中認為官方的檢疫時間相當長,仍維持「14+7」的檢疫時間,且採驗時間長達20天,極少境外移入,但整體病例每天都是倍數成長,死亡人數近千人。陳時中之所以提出這些數據,是希望各界了解,用「時間」設定開放程度不甚妥當,需要時時監控。「過去香港控制很好,現在呈現指數型大爆發;台灣的管制與香港同樣嚴格,這顯示只要過度鬆懈,大爆發並非不可能。」最後陳時中強調,「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不可用時間當解封條件,要以『規模』當解封條件。」


未來檢疫時間降為10天 還可能縮短?陳時中回應


針對旅遊業者聯合聲明爭取5月開放觀光客入境,並於7月開放出國旅遊。陳時中表示,如能夠控制疫情,當然不排除這樣的時程表。有關各界關注的「返國檢疫時間」,陳時中表示依據統計與研究,從7日開始執行的10天檢疫時間,是較為安全的;檢疫時間降到7天就有風險,屆時疫調、匡列會格外辛苦;降到5天的風險極高,需要社會能夠承擔。「但不降到5天以下,商務客不會想要來,這問題需要審慎評估。」


更多NOW健康報導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男大生騎單車滑倒撞斷門牙 即拔即種植牙不讓缺牙漏風

相關推薦

在台灣,大家對中醫總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印象。記得小時候,看中醫的唯一印象,是給大夫把脈看診後,看著「香香」的中藥(後來才知道是當歸香)被紙包成一包包,讓我覺得很好奇,因為這種需要用火熬煮才能食用的「藥」,與西藥完全不同,感覺多了點「生」氣,也像個食物。 長大後,電視播放0800的洗腦式中醫廣告,讓人...

閱讀詳情 »

慎醫藥 相信自己,瞭解中醫 身為一個中醫師, 我每天面對著許多因病痛前來求診的病人,每張求診的愁容背後,多少都掩蓋著內心對醫療的期待與惶恐。每位患者總是期待能遇到一位一次就解決自己身上病痛的 良醫,但也怕醫師能否對自己的病況瞭若指掌。萬一診斷數據不充分,是否會影響病情診斷與治療。...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身體如果出現發炎反應,不見得是壞事,這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反應機制,當身體受到損害、受傷,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受傷區域血流會增加,以對抗感染,加速復原,這是急性發炎反應。但身體若出現慢性發炎反應,就 得提高警覺。心臟病、癌症、中風、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阿茲海默症等都與慢性發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民眾都會嘗試在家烘培,或是DIY做蛋糕等,但常常一個不注意,烘培一整天下來就恐會使雙手感到痠痛;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黃巧雲指出,其實可以透過簡單的伸展小技巧,幫助雙手甩開疲勞。黃巧雲舉例,像是平時可透過手腕及手肘的伸展動作,將右手肘伸直且手心向內,將手腕放鬆垂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