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微創前位脊椎融合術」降風險

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微創前位脊椎融合術」降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葉先生長期下背痛,雖曾動過脊椎減壓手術,但效果不如預期,日前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弓解離、脊椎滑脫等狀況,考量同樣位置如重複手術有神經沾黏造成術中神經損傷的高度風險,評估後建議「躺著開刀」,不僅改善惱人下背痛,也降低神經損傷風險,隔天即可下床行走。

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恐增加神經損傷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由於患者同節段脊椎後方,已接受過減壓手術,將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骨刺或韌帶組織切除,若要再次從後方脊椎翻修,術中恐因前次手術所留下的沾黏造成神經損傷風險增加,故與患者討論後,決定採用「躺著開刀」(「微創前位脊椎融合合併後方骨釘內固定術」),將沾黏、神經損傷等風險降到最低。

新式微創手術 減輕副作用、恢復快

林琮凱說明,高球天王「老虎伍茲」就曾於2017年接受此相同手術重返體壇顛峰,與傳統手術(後位)差異在於,新式手術會請患者先平躺,經由下腹部傷口置放入椎體間支架,維持脊椎前方穩定後,再由背部置放骨釘,完全不需經過前次手術部分,也不需撥動神經,即能完成360度穩定脊椎。

林琮凱強調,此術式屬於微創手術,雖然過程較費工,但術中對於肌肉及骨骼的損傷較傳統手術少,一般術後1~2天就能穿著背架自由行走,讓脊椎翻修手術的神經損傷機會趨近於零,同時縮短骨頭癒合時間,病人也可以早點恢復正常作息。

經常下背痛 訓練核心肌群助改善

林琮凱提醒,下背痛經常是長期姿勢不正確而引起,若工作需要進行抬、拿、扛重物等動作,或是久坐辦公室,務必要適度運動鍛鍊核心肌群,讓脊椎維持在正常曲線上,才能避免脊椎變形、壓迫。

【延伸閱讀】

父駝背 子下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腰、腿、臀常痠麻痛當心是脊椎跑掉! 骨科醫師曝高風險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夏天戶外熱得像烤爐,室內開電風扇又吹冷氣,一牆之隔,溫差卻很大,該怎麼幫小寶寶穿衣服呢?小兒科門診中常看到「有一種冷叫做家長覺得冷」的情況,許多家長擔心寶寶感冒,一摸到手腳冷冷就拚命加衣服,殊不知過度包裹衣物,反而會增加寶寶猝死的風險! 寶寶因為新陳代謝快、體溫較高,所以相對更需要適當的散熱。 衛生...

閱讀詳情 »

夏季運動傷害頻傳,特別要小心膝關節脫臼易損傷血管!醫師指出,在所有的運動傷害中,以膝關節的傷害最為嚴重。因為當膝關節脫臼時,往往代表韌帶、肌腱有損傷,連帶神經、血管也可能斷裂,若不及時治療恐釀截肢。 黃世銘醫師(右)用腳上的大隱靜脈做繞道手術,讓陳姓婦人(左)免於截肢厄運。(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暑假來臨,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七、八月舉辦「綠.知識之旅」生命科學教育活動,帶領國中及國小學童動手體驗植物綠化、認識環境空污以及推廣登革熱病蚊媒相關知識,希望藉由次活動讓學員對於生命科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科學研究源自日常生活 提升知識護環境、愛自己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表示,因絕...

閱讀詳情 »

別小看劇烈頭痛問題,有可能是中風徵兆!現年27歲的張小姐,某天上班時突然感受到一陣突如其來的爆炸性頭痛、伴隨著劇烈嘔吐,下一秒就失去意識;等到醒過來時,人已經在醫院急診室。且在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左側深層大腦有中風血塊。 原來,患者左側大腦有一直徑將近4公分的腦血管動靜脈畸形,而這次的中風血塊就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