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微創前位脊椎融合術」降風險

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微創前位脊椎融合術」降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葉先生長期下背痛,雖曾動過脊椎減壓手術,但效果不如預期,日前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弓解離、脊椎滑脫等狀況,考量同樣位置如重複手術有神經沾黏造成術中神經損傷的高度風險,評估後建議「躺著開刀」,不僅改善惱人下背痛,也降低神經損傷風險,隔天即可下床行走。

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恐增加神經損傷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由於患者同節段脊椎後方,已接受過減壓手術,將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骨刺或韌帶組織切除,若要再次從後方脊椎翻修,術中恐因前次手術所留下的沾黏造成神經損傷風險增加,故與患者討論後,決定採用「躺著開刀」(「微創前位脊椎融合合併後方骨釘內固定術」),將沾黏、神經損傷等風險降到最低。

新式微創手術 減輕副作用、恢復快

林琮凱說明,高球天王「老虎伍茲」就曾於2017年接受此相同手術重返體壇顛峰,與傳統手術(後位)差異在於,新式手術會請患者先平躺,經由下腹部傷口置放入椎體間支架,維持脊椎前方穩定後,再由背部置放骨釘,完全不需經過前次手術部分,也不需撥動神經,即能完成360度穩定脊椎。

林琮凱強調,此術式屬於微創手術,雖然過程較費工,但術中對於肌肉及骨骼的損傷較傳統手術少,一般術後1~2天就能穿著背架自由行走,讓脊椎翻修手術的神經損傷機會趨近於零,同時縮短骨頭癒合時間,病人也可以早點恢復正常作息。

經常下背痛 訓練核心肌群助改善

林琮凱提醒,下背痛經常是長期姿勢不正確而引起,若工作需要進行抬、拿、扛重物等動作,或是久坐辦公室,務必要適度運動鍛鍊核心肌群,讓脊椎維持在正常曲線上,才能避免脊椎變形、壓迫。

【延伸閱讀】

父駝背 子下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腰、腿、臀常痠麻痛當心是脊椎跑掉! 骨科醫師曝高風險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較為潮溼,部分毛小孩皮膚過敏症狀嚴重,整天舔腳、搔抓,或以牙齒啃咬皮膚,以致出現傷口,甚至滲血,讓飼主覺得心疼,動物醫院院長王聲文建議,帶毛小孩就醫,除了透過藥物來止癢外,並可以接受過敏原檢測,看看哪些食物碰不得。 臨床顯示,毛小孩過敏原因以食物為主,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昨(22)日批評,衛福部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容許值,單位使用ppm而非ppb,等同放寬標準50%。今(22)日衛福部食藥署回應,目前有制訂豬肉瘦肉精容許值國家,包含美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都是用ppm作單位,並且容許殘留量遠低危險量,計算至小數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網路出現許多養腎秘方,有網友聲稱「喝香菜水可以幫助腎臟排毒,降低洗腎風險」,林口長庚腎臟科主任顏宗海說,許多疾病都會導致洗腎,應該對症下藥,如果腎功能差的人常喝香菜水,恐導致高血鉀,身陷心律不整、呼吸衰竭等危機中。 洗腎人數逐年增加,台灣已成為洗腎王國,顏宗海表示,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