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命科學教育向下紮根 「綠.知識之旅」正式起跑

生命科學教育向下紮根 「綠.知識之旅」正式起跑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暑假來臨,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七、八月舉辦「綠.知識之旅」生命科學教育活動,帶領國中及國小學童動手體驗植物綠化、認識環境空污以及推廣登革熱病蚊媒相關知識,希望藉由次活動讓學員對於生命科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科學研究源自日常生活 提升知識護環境、愛自己

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表示,因絕大多數的科學研究都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觸發,希望透過活動引導,讓學員感受到生命科學研究的樂趣,未來也將持續推廣,提供在地學子更多接近生命科學領域的機會。

此次活動課程分成知識與實作兩部分。梁賡義院長說,知識面包括認識室內淨化空氣植物與空氣污染,並安排環境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講授「細懸浮微粒(PM2.5)」議題,透過認識空氣汙染的種類、來源與危險因子,以及學習如何正確配戴適合的口罩,懂得保護自己與愛護環境;加上植物生態導覽課程,不僅是認識植物的最佳途徑,學習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防蚊觀念從小開始 親自實作更深刻

夏天是蚊蟲容易孳生的季節,在國中生的「知識之旅」課程安排「認識病媒蚊」課程,由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的講師深入淺出地講解病媒蚊的生態與習性、溫度對於蚊子的吸引力影響與取食反應等,並分享中心與台南市地方政府和學校合辦登革熱防疫冬令營及科學防蚊社團的成功經驗,希望讓學員從小就具備防蚊觀念,將防疫觀念帶入社區,為國家培育未來的防蚊尖兵。

除了充實專業知識,課程亦加入趣味實作,讓學員將親手栽種組合盆栽,經由與大自然接觸及五感體驗的引導,在發揮創意的同時,也能提升美感教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散步時機很重要。紐西蘭一項研究發現,每天三餐飯後花10分鐘散步,比每天其他時間花30分鐘散步更能幫助降血糖。 三餐飯後散步 降血糖效果最好 這項研究含括41名18歲到75歲成年人,患者平均年齡60歲,糖尿病病史時間平均約10年。研究人員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冬忽冷又忽熱,要嚴防腦中風!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第3位,共奪走1萬1169條性命,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國健署提醒,秋冬季節早晚溫差特別大,60至79歲年齡層最容易發生腦中風,建議做好保暖,提醒老年人、三高患者睡醒前先活動手腳、再起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食安風暴之後,很多家庭主婦對於舉凡是吃下肚的食物,都非常擔心,甚至是蔬果的清潔問題,也很頭痛,於是就會購買一些洗滌劑來清潔;不過,營養師指出,蔬果並不需要以洗滌劑來清洗,反而是以活水沖洗最乾淨。 蔬果以活水沖洗最乾淨 司徒蓁營養師表示,碰到很多家庭主婦詢問蔬果要如何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長男性心絞痛患者正在醫院診間等看診,因為等待時間有點長,閒閒沒事,便拿起一顆舌下含片(硝酸甘油片NTG,一般稱為耐絞寧)服用,不料一吃,馬上昏倒,引起診間騷動,醫療人員趕緊將這名患者送急診,所幸經過治療、觀察,患者終於恢復意識。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