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吞30cc生鹿血、生鱉血求補腎壯陽 男子敗血性休克險喪命

▲為求補身生飲鹿、鱉血,結果導致敗血性休克。(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亂補身補出大事!台中一名66歲男子與友人餐敘時,一口喝下生鹿血及生鱉血,以為能夠強身健體、補腎壯陽,沒想到回家之後卻出現發燒、嗜睡、畏寒等症狀,眼見症狀持續2天都沒改善,這才緊急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敗血性休克,所幸住院治療一周後康復。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儘管敗血症在臨床上並不算罕見,但該名男子既無糖尿病也沒有其他慢性病,菌尿狀況很輕微,肺部、皮膚均無明顯感染跡象,加上近半年內無旅遊史,就醫時卻已呈現敗血性休克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十分不尋常。

一開始,男子經注射廣效抗生素治療2天,血壓狀況仍不穩定,直到住院2天後血液培養報告顯示為抗藥性的大腸桿菌,進一步調整後線抗生素後,敗血性休克情形才逐漸改善。

陳虹志說,一問家人才知道,原來男子平時就有吃動物性補品的習慣,日前聚餐時,更喝下30cc的生鹿血及鱉血,其他同行友人飲用生鱉、鹿血加高梁後也出現類似症狀,所幸其他人在家休養後並無大礙,唯獨他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險些喪命。

陳虹志強調,鱉魚若是民間養殖,養殖業者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原是治療及預防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發生,不過,若使用過當就會造成抗藥細菌產生;就算吃的是野生的鱉魚,台大2008年針對台灣河川水中殘留藥物的實驗也證明,河川水中充斥著抗生素、止痛藥以及慢性病用藥,一樣有可能造成抗藥性細菌感染,更何況鱉還有水蛭等寄生蟲卵存在的可能。

醫師提醒,大腸桿菌是人體腸道內正常菌群,大部分不會致病,但當大腸桿菌離開腸道,常見入侵泌尿道引發尿路感染,該名男子即有可能是生鱉血經由口腔、食道、胃壁黏膜吸收後造成菌血症。

陳虹志表示,民眾應盡量少吃來路不明的生食,大腸桿菌在70度以上高溫即可被消滅,建議將蔬菜、肉類煮熟後再食用,處理食材時,生肉和熟食的砧板、刀子也應分開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提醒癌友別讓癌疼痛阻礙治療。(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康弘昌/台北報導 「癌」後重生,存活期是長是短?眼中千萬不能只有抗癌治療一關而已,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就引用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醒癌友,一項針對遠端轉移肺癌病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早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能坐就不動?小心這個壞習慣害中風找上門。門診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從小不愛運動,也不愛吃蔬菜,生活寫照就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站」,導致體型雖不算太過肥胖,但也不能稱得上纖細,今年開始感覺左手容易發麻無力,且發麻感覺越來越明顯,因為沒為生活帶來不便,自認沒什麼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乾眼症,症狀不只是「乾」而已!現代人手機、電腦使用時間長,尤其一直盯著螢幕看,眨眼頻率會減少,讓乾眼症已經躍居國內眼科門診常見的問題,盛行率約30%,而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提醒,實乾眼症不一定只有以眼睛乾澀為表現,常見的症狀還有視力糢糊、畏光、異物感,嚴重者還會有...

閱讀詳情 »

時序進入冬季,明天是24節氣中的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今天Mary要來跟大家分享立冬的養生之道!  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也代表已正式邁入冬季。立冬養生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呢? 1. 習俗上有「立冬補冬」一說,因應氣溫漸降,可搭配進行食補,以抵禦冬天的寒氣,建議食補可以溫補為主,並少吃生冷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