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吳朋奉腦溢血逝世 台灣每47分就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

吳朋奉腦溢血逝世 台灣每47分就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機器還開著,燈光未收,導演還沒喊卡你就走了。」吳朋奉昨天傳出死訊,吳念真在臉書貼文,惋惜台灣失去1名優秀演員。樂團「茄子蛋」則震驚難過,在臉書貼出與吳的合照,發文「朋奉大哥一路好走,我們珍愛的恩人前輩。」


吳朋奉經紀人則在吳朋奉的臉書發文證實死訊:「我們敬愛的朋奉哥在2020年5月25日凌晨因出血性腦中風導致顱內出血,不幸離開我們了,令我們惋惜悲慟。」


然而,遺憾的是,如吳朋奉一樣因腦中風而過世的人並不少見。衛生福利部民國107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4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死亡人數達1萬1,520人,其中60歲以上有9,903人,占比達8成6,且根據臨床醫師觀察,年輕個案明顯增加中。


每年5月25日為世界預防中風日,衛福部國健署當天還發布新聞資料,呼籲民眾應該遠離危險因子,降低中風機率,沒想到,當天演藝界就發生這起悲劇。


雙和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胡朝榮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腦中風可分為血管阻塞和出血性,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屬於高危險群,抽菸、飲酒、高血脂則是重要危險因子。


國內腦中風患者中,8成屬於血管阻塞的缺血性腦中風,2成為血管破裂的出血性腦中風。前者症狀較明顯,且持續時間久,例如,講話不清楚、視野模糊、手腳沒力、臉不對稱等如能盡速就醫,還能順利搶救回來。


至於出血性腦中風,血塊堆積在腦部,進而壓迫神經及血管、大腦組織,輕則肢體偏癱,一旦顱內壓升高,恐危及性命病情變化較大,死亡率高於阻塞性中風。


國健署提醒,低溫與溫度驟降時,容易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增加中風急性發作風險,國人要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減少因中風失能,甚至致死的風險。


此外,國人應該養成均衡飲食、運動習慣、拒菸拒酒等健康的生活型態,採取低油、糖、鹽,及高纖等飲食,並適度運動,積極控制三高,就能有效預防腦中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
孩童單側視力不佳即為弱視 常見的類型有這3種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曾染冠狀病毒新冠防禦力增? 張上淳:實證研究不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眼皮跳不停總讓人聯想到噩運纏身,事實上,眼皮不自主抽痛,一分鐘眨眼超過20次,伴隨眼睛乾澀不舒服的症狀,很有可能是肌張力不全導致的眼瞼痙攣現象。 這些人、這些原因 易導致眼皮跳不停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吳逸如表示,眼瞼痙攣是一種肌張力不全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疾病,由於此病有很多症狀,而且初期症狀都不明顯,以致常會被疏忽;就有病人出現下背痛,原本以為只是壓大力,直至陸續有掉頭髮及臉上有紅疹,進一步就醫才發現,原來是紅斑性狼瘡上身。針對紅斑性狼瘡的治療,雖然西醫已有很多藥物可治療,但是也有不少人會以中醫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期中東地區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病例持續發生,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疾管署提醒,元旦連續假期將至,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儘量避免接觸駱駝及生飲駱駝奶等製品。 MERS造成全球652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全球累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2歲的許先生,患有高血壓但未規律服藥,2年前突然感到頭昏目眩,就醫檢查發現腦出血,造成左臂嚴重肌肉痙攣,無法正常工作,連穿衣也需靠家人幫助。所幸,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肌肉痙攣及疼痛狀況好轉許多,手臂也能夠伸直了。 中風後遺症 肌肉痙攣很常見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