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吸入型類固醇副作用低 多數氣喘患者多偏見

吸入型類固醇副作用低 多數氣喘患者多偏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月5號為世界氣喘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醫師指出,台灣地區環境潮溼、氣候變化大加上空氣汙染,國人氣喘的比率節節攀升,而亞洲地區的調查,顯示氣喘達到完全控制的人數不到5%。氣喘為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常見症狀多為咳嗽、有痰、胸悶,嚴重程度多根據白天及夜間氣喘發作的次數為評估依據;另外由於氣喘是呼吸道發炎反應,而類固醇為藥物治療中最有效的抗發炎藥物,但是大多數人因害怕類固醇而不願服從醫師處方,反而尋求其他偏方,導致急性氣喘發作,甚至影響到工作表現及生活品質。

恐懼類固醇副作用高,多數患者氣喘控制不良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許超群表示,氣喘為一種慢性病,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般皆需要長期的治療,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大部分患者氣喘控制不良導致惡化的主因,多為對氣喘疾病的認知不足、擔憂類固醇副作用而自行停藥等等。氣喘之治療分為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用於氣喘的藥物又可區分為控制型及緩解型兩類藥物,控制型藥物需每天、長期使用,當中最重要且最有效的就是吸入型類固醇,能有效減少呼吸道發炎反應,使呼吸道之穩定性增加。

針對許多患者因擔憂類固醇有副作用而自行停藥,之後因感冒、天氣變化或暴露於過敏原引起氣喘急性發作才回診就醫,許超群醫師強調,吸入型類固醇作用於局部,極小的劑量就能得到控制氣喘的效果,因此僅有少數病患會產生局部副作用如喉嚨沙啞、口腔黴菌感染等,不易產生大家認知的月亮臉、水牛肩等全身性副作用;若患者因害怕類固醇而自行停藥,容易引發氣喘急性發作,此時短短數日內所需的類固醇劑量,將比一般吸入型類固醇每月用量高出數倍,反而得不償失。嚴重的急喘發作甚至可能引發呼吸衰竭,導致生命危險,患者不可不慎。

定期回診遵從醫囑規律用藥,良好控制氣喘不煩惱

目前氣喘皆採取「階層模式」治療,患者依據醫師開立的藥物規律使用一段時間後,應每隔二至三個月回診評估,若患者之氣喘得到完全的控制,醫師便會逐步減少其控制型藥物的劑量,以最低的吸入型類固劑量來有效控制氣喘。吸入型類固醇目前仍為控制氣喘最有效又安全的藥物,許超群醫師說,患者不要害怕吸入型類固醇,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後應漱口以避免類固醇存留在口腔上,學會正確使用類固醇吸入器,便能減少局部副作用的發生。許醫師更呼籲氣喘患者應當定期回診,在專業醫師的評估下調整藥物,切勿自行調整劑量甚至停藥,才能良好控制氣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手汗症症狀多出現在緊張、壓力大或天氣熱時,患者雙手會變得濕潤,兩側手掌流汗量會比正常人多,不過天氣冷時,又容易變成手冰冷的現象;嘉義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盈誠指出,但若想透過內視鏡手術治療,患者必須年滿20歲才能施行。 一名媽媽因女兒雙手出現嚴重流汗現象,求助...

閱讀詳情 »

10/8眾所期待的曉B世紀婚禮圓滿落幕,但你知道嗎?其實在婚禮兩天前,準新娘Angelababy突然在微博發佈「水腫怎麼辦?線上等(哭)」,讓3萬多名粉絲獻上五花八門的答案,就為了解救新娘子,其中最多人按讚的留言就是「抱小明」,還有許多人期待這是提早宣告「懷孕」的好消息。但正經的回答也不少,除了放輕...

閱讀詳情 »

常常聽人說要多吃水果,於是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水果,吃了就可以有利於健康。但是真的是什麼水果都可以吃麼,其實吃水果也有“天時地利人和”之說!分享一篇博文給大家重新認識吃水果。 告訴你吃水果的真相! 我經常建議病人不要吃水果,很多病人持懷疑態度,問為什麼!這個問題我每天都要回答...

閱讀詳情 »

  現在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擁有健康高挑的身材,時常會給孩子補充一些含有各種營養元素的保健品。其實,保健品再好,營養也不全面。相對來說食補既安全又有效,還經濟實惠。下面幾種有益孩子生長發育的蔬菜,供家長朋友們參考! 花椰菜 推薦理由:含有一般蔬菜所沒有的維生素K 營養成分:菜花又叫花椰菜,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