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咀嚼不好腦部退化早 研究證實並獲論文首獎

咀嚼不好腦部退化早 研究證實並獲論文首獎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許多老年人牙口不好、缺牙未補,吃軟不吃硬,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咀嚼功能和腦部退化有密切關聯性,咀嚼功能越好的長者,腦部退化越慢;而平常只喝流質食物的人,腦部則有明顯退化。

 

該項研究主持人為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院長許明倫,其率領研究團隊致力研究於人腦灰質與咀嚼能力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成果贏得「國際牙醫學研究會」2018學術研究海報論文比賽首獎。

 

許明倫表示,年輕人在咀嚼或吞嚥時,可以憑直覺一邊講話一邊進食,反觀老年人因為腦部退化,大腦取代小腦,因此,進食速度變慢,如果邊吃飯邊講話,比較容易嗆到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此外,日本研究也發現,全口缺牙者認知障礙高達4成4,如果牙齒顆數低於19顆,且未進行補牙,則罹患認知障礙比率高達4成;如果全口缺牙,但戴上假牙,則認知障礙比率略低,但也有3成3。

 

為進一步了解咀嚼功能和腦部退化是否相關,陽明大學牙醫研究團隊以65歲年長者為受測對象,先透過機器測試咀嚼功能的好壞,再以功能性核磁共振,得知受試者腦灰質的量和分布狀況。

 

許明倫指出,隨著年紀增長,腦細胞越來越少,腦灰質受到破壞,認知和記憶等功能也隨之變差,造成認知障礙,再加上如果缺牙導致咀嚼次數變少,就可能讓認知功能變更差。

 

另外,研究團隊也進行大鼠動物試驗,共分成2組,實驗組餵流質食物,對照組則是餵食固體食物,在6周後,2組認知功能竟相差40%,餵食固體食物的老鼠因為經常咀嚼,腦部認知功能明顯較好。

 

許明倫強調,除了注意肌少症,老年人也應留意吞嚥障礙,平常應該多多咀嚼,並訓練吞嚥肌肉,同時維持口腔清潔,多做健口操,並多吃核桃等固體,或是嚼食無糖口香糖。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英國近期COVID-19疫情嚴峻,尤其自本(109)年9月發現首例病毒變異株後,感染變異株病例自11月快速增加,截至12月13日累計1,108例,英國當局表示傳播力可能較原病毒株增加7成,刻正評估對疫苗效力影響性。此外,丹麥、冰島、義大利、荷蘭、澳洲亦已報告該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地方政府跨年是否能續辦,今(22)日晚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目前狀態下,跨年或春節相關活動仍可舉辦,但必須繳交防疫計畫書,會場必須有明確區域,進入場內嚴格規定必須量體溫與戴口罩,原則上除補充水份外,會場內禁止飲食,居家檢疫或隔離、自主健康管理、身有異狀者禁止參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實名制口罩新制將於12月31日在藥局開賣,由廠商包裝,每2周可購買1包10片,價格調整為40元。但這讓許多藥局吃不消,因為現行口罩售價為14天9片/45元,不只數量少了1片,還貴5元,很難賣完現有庫存。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發出公文,因應藥局通路販售的實名制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高齡96歲呂阿嬤,個性活潑開朗且身體硬朗,每次參加教會活動,阿嬤的宏亮笑聲總是全場焦點,但日前做禮拜時突然暈倒,嚇得教友趕緊將她送往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阿嬤主動脈長有1顆主動脈瘤,所幸及時置放血管內支架治療,術後2天便恢復爽朗笑聲,阿嬤開心說:「耶誕節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