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哪些部位疼痛,可能是心臟病前兆?魏崢醫生說分明

哪些部位疼痛,可能是心臟病前兆?魏崢醫生說分明

胸痛是很多人常見的症狀,許多人一遇到胸痛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肌梗塞。但是其實胸痛的成因有很多,不一定跟心肌梗塞有直接相關。為了釐清胸痛的可能成因,每日健康在這裡特別訪問到魏崢醫師來幫我們解惑?

 

如何判別胸痛成因

胸痛有各種不同的形態, 時間、持續性、年齡和位置都是醫師判斷胸痛來源的重要線索。

 

其實一般心臟引起的症狀多半接近於胸悶,如果要真的到「疼痛」的程度,往往是在活動、工作、或運動的時候,例如上樓梯、提重物、走路、爬坡的時候。悶的感覺加劇,才會形成「胸痛」。通常持續的時間很短,休息一下就會好。但是如果悶悶的很長時間,又會冒冷汗,那也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

如果在夜間凌晨發生胸痛的話,魏崢醫師認為這就比較類似於胃食道逆流,而不是跟心臟有關的胸痛。

如果從位置來判斷,痛發生在右邊,可能會是肋骨或肋間肌肉引起的疼痛。而如果從背後痛到前面來,可能是所謂的神經痛。

痛的性質也是可以判斷,例如像針在刺,那可能就是有傷口或是神經痛。

延伸閱讀:走沒幾步就小腿痠麻無力?魏崢:周邊靜脈阻塞應就醫

參考資料:凌晨三點胸痛,會是「心肌梗塞」嗎?魏崢醫師教你判斷心臟病隱藏訊號

封面圖片來自: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圖/TVBS提供 有時候眼睛覺得痠、乾、澀,或是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小心可能不只是單純老花或眼睛疲勞,而是想都沒有想過的「年輕型白內障」!以往認為白內障是老人的專利,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多辦公室上班族,才30歲左右,就因用眼過度引發白內障。藝人王彩樺也在2018年跟2019年,分別做了兩次白內障手術,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對女性威脅大,且絕大多數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國健署提醒,雖然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人會持續感染,可能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而防子宮頸癌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疫苗之外,其實足足...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兩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前十名分別是哪些疾病呢?  2017年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分別為: 第一名:大腸癌第二名:肝癌第三名:肺癌第四名:口腔癌第五名:攝護腺癌第六名:食道癌第七名:胃癌第八名:皮膚癌第九名:膀胱癌第十名:白血病 相較於2016年,男性十大癌症排序相...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長時間宅在家,不管追劇還是上網、玩手遊,過度使用3C,千萬得慎防視網膜病變!尤其,國內醫界觀察發現,國人發生視網膜剝離有其獨特的「台灣特色」發病高峰,分別是50到60歲及20到29歲的女性,且這類患者不一定都有高度近視的病史,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