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哪些食物會造成孩子秋季腹瀉?

告別了高溫潮濕的夏季,如今已慢慢進入深秋,秋季是腹瀉的高發季節。秋季腹瀉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因此如果寶寶在這時候出現腹瀉的情況父母也不用太過緊張。但是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儘量少給孩子吃像牛奶、豆漿這些對腹瀉者不利的食物。下面,隨小編具體瞭解這些食物吧。

哪些食物會造成孩子秋季腹瀉?

  牛奶

  牛奶中含乳糖,消化乳糖靠小腸黏膜刷狀緣上的細胞所分泌的乳糖酶。而在腸道發炎時,這層細胞受到破壞,於是身體暫時無法分泌乳糖酶。乳糖不能分解,就會刺激腸道,加重脫水、腹瀉等症狀,並在大腸中引起脹氣。酸奶則不在限制之列,因為其中的乳糖已經被乳酸菌所利用,同時乳酸菌還可以提供乳糖酶。

  豆漿

  豆漿中所含的低聚醣物質會促進腸道蠕動,對腹瀉患者不合適。同時,豆漿中還含有少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劑、皂苷、植酸等成分,它們對於消化吸收功能有抑製作用,皂苷對腸胃也有刺激作用。但在胃腸道功能正常時,無需擔心。

  甜食

  甜食製作中加入了大量蔗糖,需要在小腸中進行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這兩種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在腸道發炎的狀態下,消化蔗糖的“蔗糖酶”製造也會發生障礙,於是大量不能消化的蔗糖在腸道會造成脫水,在大腸中由於腸道細菌的作用還會產氣,造成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

  高脂肪的食物

  脂肪含量高的各種蛋糕、油條要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香腸、培根、火腿、烤串之類更需禁止。它們會給腸胃帶來負擔,同時加工肉製品中所含的亞硝胺類致癌物質和其他氧化產物對受損的消化道也是不利的。

  高纖維的食物

  芝麻,各種堅果、黃豆等,還有帶有細小種子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的草莓等水果,它們會刺激發炎的腸道,不利於其恢復。

  寶寶腹瀉時最好吃水分大、看起來比較稀的食物,且質地非常鬆軟,沒有渣子,脂肪很少,以澱粉為主。這樣的食物不會刺激腸道,也特別容易消化吸收。比如大米粥、小米粥、很軟的湯麵、山藥蓮子糊等。

  秋季腹瀉雖然常見但也不是不可預防。那麼,預防寶寶秋季腹瀉要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 要注重寶寶的飲食衛生,不​​要讓孩子直接吃生的或剛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玩具與食具定期煮沸消毒。哺乳期的家長更要當心寶寶的飲食衛生,給寶寶餵奶前最好用溫開水洗淨乳頭,奶瓶和奶嘴等食具都要及時清洗乾淨並消毒。

  第二, 寶寶活動的環境必須保持潔淨衛生,玩具和地板等寶寶經常接觸的地方要經常消毒。同時注意要將寶寶零食的碎屑清除,以免招來蒼蠅等傳播病毒、病菌的昆蟲。

  第三, 吃東西之前要洗手、不要邊吃東西邊玩玩具等衛生的飲食習慣是寶寶避免胃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文章來源:搖籃網

 

還在猶豫要不要懷孕嗎?看完覺得充滿勇氣了!讓你可以立刻下定決心!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70007

 

管教孩子不需大喊大叫,學會這些讓你當個優雅媽媽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3521

 

如何控制在家庭中的憤怒?在外面的世界我們總會偽裝,但如何在家庭中維持好EQ?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73574

 

秋季寶寶鼻塞怎麼辦?

嬰兒不像大人可以自主換到嘴巴呼吸!鼻塞了要怎麼處理呢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73883

 

相關推薦

香蕉不能放進冰箱?你知道原因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機會。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對「香蕉」有另外一種看法。香蕉含有三種天然糖份: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再加上纖維質。研究顯示,兩條香蕉,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維持90分鐘劇烈的運動。 但千萬不要一次吃三根香蕉!鉀離子會...

閱讀詳情 »

說到過敏,簡直是眾多人的噩夢,怎麼說呢?過敏原總是潛藏在生活周遭,令人難以察覺,一不小心就會引發過敏症狀,輕則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發癢,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呼吸困難、休克。食物是引發慢性過敏的主要來源之一,美國健康資訊網站「howstuffworks」整理出排行前10名容易引發過敏症狀的食物,快來看看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2年國人十大死因結果顯示,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由前年的第五名躍升至排名第四。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桓生表示,糖尿病排名的躍升,與國人飲食西化有關,易導致肥胖、血糖升高;不過,糖尿病患者也別恐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氣溫飆高,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冬天容易感冒,患有呼吸道問題,如氣喘、過敏的民眾,常會在夏天時使用三伏貼治療。醫師指出,炎熱的天氣是敷貼三伏貼的最佳時機,透過適當的中藥材,敷貼在穴位上,可以達到改善體質、增加抵抗力的功效,但非人人適合。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