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完酒後滿臉通紅 酒精不耐症恐增罹癌風險尤其這2種

喝完酒後滿臉通紅 酒精不耐症恐增罹癌風險尤其這2種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在10月21日中午,邀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暨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創辦人兼理事長陳哲宏博士,分享「戒酒與食道癌防治」,呼籲國人重視酒精不耐症與食道癌、口腔癌,這3種疾病可是息息相關,不可忽視。


喝酒後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嘔吐、宿醉等症狀為「酒精不耐症」,陳哲宏博士表示,依據研究發現,台灣有45%的人有酒精不耐症,高居世界第1,等於將近一半人口的基因中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無法將乙醛代謝為醋酸,若是持續飲酒,導致乙醛長期累積在人體中,將提高癌症的發生率,尤其重度飲酒者得到食道癌的風險高達50倍。


陳哲宏博士指出,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級致癌物,過多的累積容易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及其他疾病,尤其國人的口腔癌、食道癌分別居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4及第6名呼籲醫師、民眾得更加重視酒精不耐症及癌症的預防,包含醫療院所檢查表單中,可加入飲酒習慣調查外,也期待未來口腔癌篩檢可將酒精不耐症納入篩檢。


座談會後,耳鼻喉科陳培榕副院長、高齡醫學中心羅慶徽副院長、胸腔外科徐中平副院長與消化系功能檢查室主任劉作財、肝膽腸胃科醫師與團隊等人互相交流,花蓮慈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健麟表示,預防甚於治療,未來除了看診時與病人衛教,也會規劃進入社區宣導酒害防制,並提高民眾對於酒精不耐症的認識,進而減少飲酒甚至達到零酒精的健康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22)日新增82例本土感染,尤其是桃園電子廠的移工有群聚感染,令不少人擔憂是否要升3級來阻絕傳播鏈。不少網友擔心如果警戒升級,重演2021年中的3級警戒,剛站起來的餐飲業又要倒下。至於不升3級警戒之原因,陳時中提出回應。 廣泛、多點不明感染源本土感染 才會升級警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即時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例行記者會公布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2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今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除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發言人莊人祥、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友邦帛琉疫苗覆蓋率高達98%,自110年10月起率先施打第三劑及學童疫苗,然而,受到關島疫情升溫影響,帛琉自今年1月起,開始傳出零星確診個案,其中九成以上為關島境外移入案例,截至1/20晚間9點,單日新增19人確診,全國累計208人確診案例,其中25例已經康復,其餘1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原發性顫抖症」,是最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許多病患深受此病症的困擾,而嚴重的顫抖症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無法順利執行刷牙、使用筷子湯匙等簡單動作,且對於平常社交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例如:重要餐會場合、和朋友聚會,手拿起杯子時卻顫抖不已,此情景著實令人尷尬萬分;有些則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