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春酒要節制! 飲食6原則報你知

喝春酒要節制! 飲食6原則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年節一到,婆婆媽媽們開始準備好菜,等著離鄉打拼的孩子回家圍爐。不管是圍爐大餐、小吃、零食、點心應有盡有,五顏六色的食物除了圖吉利外,也象徵年年有餘。不過放鬆心情之餘,可別縱容口慾而吃出毛病。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過年飲食謹記以下6項原則,不讓身體拉警報:

1、7分飽最好

近年來許多實驗強調吃太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7分飽」則能提高身體代謝力,延緩身體老化、精神較好。建議進食時細嚼慢嚥,七分飽時就放下碗筷,避免攝取過多食物。

2、一穀二肉三蔬果

飲食均衡很重要,建議每餐份量為「1碗主食,配2份蛋白質,以及3份蔬果」。1份豆魚肉蛋類大小,約為半個掌心大小,而1份熟蔬菜約為半碗量、一份水果則約是1顆柳丁大小或半條香蕉。例如,可吃1碗五穀雜糧飯,配1份魚肉、1份豆腐,外加2份蔬菜及2份水果。

3、選擇天然食材

除夕團聚圍爐時,不少家庭都會選擇吃火鍋。建議火鍋以天然鮮蔬湯底,選擇新鮮肉品、蔬菜、菇類、魚及豆腐,避免加工製品的火鍋料,如甜不辣、魚餃、蛋餃、貢丸等。加工食品難以判別食材新鮮與否,經常以高油、高鹽及添加物製成,容易造成身體負擔,有腎病、三高及代謝症候群患者更要避免。

4、蒸煮烤燙取代油煎及油炸

年節過後,因肥胖及代謝症候群就醫人數增加,絕大多數都因吃太油膩的食物引起。建議烹調方式以蒸、煮、烤、燉、滷等烹調方式取代煎、炸、裹粉、勾芡等高油脂烹調方法,減少吸收多餘油脂。例如以燙水餃取代煎餃,蒸魚取代煎魚,烤肉取代油炸肉或油煎肉。

5、零食淺嘗即止

過年總少不了大大小小的零嘴,但這些零嘴就是體重控制不良、血壓飆高、血糖遽升主因。建議以相對較健康的無糖綠茶、新鮮果汁、堅果、水果乾,取代含糖飲料、蛋糕、餅乾等高糖高油製成的零食。而堅果為油脂類,應適量食用,一次抓一把就好,否則仍會造成負擔。

6、酒類要適量

親友團圓總免不了喝酒助興,但酒精是僅次於油脂的高熱量食品。1克酒精有7大卡熱量,酒精濃度越高,熱量也較高。建議男性每日以2個酒精當量為限,女性每日以1個酒精當量為限。(一份酒精當量=30ml高梁酒=70ml米酒=120ml葡萄酒=360ml啤酒。)

每日累積活動30分鐘 增強肌肉力量、心肺功能

陳詩婷營養師表示,年節大吃大喝,除了上述飲食原則,運動更不可少。建議每天累積活動至少30分鐘,可到戶外健走踏青、活動筋骨,增加人體心肺功能,強化骨骼、肌肉力量,還能解除壓力及控制體重。(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8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為什麼我要寫這本書?   我每次受邀去演講時,都會問台下的聽眾:「有痠痛的人請舉手。」總是一票人舉手,後來我乾脆改問「沒有痠痛的舉手」,這樣反而看得比較清楚。根據我的觀察,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痠痛困擾,有時候會有少數一兩個人沒舉手,我都開玩笑說,大概是因為太痠痛了、手舉不起來。   ...

閱讀詳情 »

主持「同學會」節目三年多,認識了很多良師益友,其中功夫最高強的當屬簡文仁老師,如果再看他的專長,您就會知道他簡直是精通十八般武藝,若生在古代肯定是位武林高手。第一次見到簡老師就被他嚇了一大跳,因為錄節目時簡老師不是從座位走到前面講解,而是輕鬆一躍,跳過至少一公尺寬的來賓桌面,讓在場的每個人都驚訝不已...

閱讀詳情 »

運動的效果比儀器有效,比藥物持久|《就一招,痠痛立消》天下雜誌出版   的確,幾乎每一個人都可能有過痠痛的困擾,只是部位、程度、時間、原因或許不同而已。   我個人一向都有良好而規律的運動習慣,原本少有筋骨痠痛的情形,不過,最近卻也因為肩頸以及手臂痠痛而不得不到台大醫院復健部接受...

閱讀詳情 »

自爆我的痠痛,「改過自新」回報簡老師   如果要我圈選出一位物理治療師界的典範,這一票一定非簡文仁老師莫屬。 簡老師的高人氣是其來有因。物理治療師專業的他,不僅學有專精、知識淵博,更有菩薩心腸,喜於分享他的所長;因此每逢佳節時令,他總會為全民百姓的健康設計出一套簡單易學配上易記的口訣,讓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