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茶能減肥?隔夜茶致癌?關於喝茶的 3 個常見問題

喝茶能減肥?隔夜茶致癌?關於喝茶的 3 個常見問題

 

 

大家都知道喝茶有好處,不少人每天都離不開,而且 喝什麼茶、用什麼水、調什麼溫度、選什麼容器……都大有講究。

 

這些東西不僅讓茶看起來更好喝,也讓茶變得越來越神秘,於是各種茶的傳聞都流傳了起來。

 

丁當調查了一下,發現最有群眾基礎的傳言就是: 喝茶能減肥、喝茶能治「三高」、喝隔夜茶卻會「致癌」。

 

茶這麼厲害,它自己知道嗎?丁當扶了扶眼鏡,果斷去幫它調查了一下,今天就跟大家說說調查結果。

 

 

●   ●   ●

 

喝茶能減肥嗎?

 

喝茶能減肥?隔夜茶致癌?關於喝茶的 3 個常見問題

 

 

「喝茶能減肥」的說法,大概是只喝茶不吃飯的人傳出來的……

 

丁當只能再說一次……不,三次: 減肥沒有捷徑、沒有捷徑、沒有捷徑!「管住嘴邁開腿」才是保持身材的唯一訣竅。

 

可能有人會說「茶能刮油」啊,要是茶知道自己被說得這麼神,估計也會壓力山大。

 

脂肪是人體儲存能量的一種重要形式,你想想,如果喝點茶就能把脂肪都「刮掉了」,那愛茶如命的中老年人豈不是會把自己餓死麼……

 

如果你本來就只喝水,那麼換不換成茶,丁當覺得沒啥區別;至於傳說中茶能「燃脂刮油」等等,基本上只是美好的幻想。

 

其實要丁當說,一個人多吃多喝少運動還想減肥,大概得叫他快醒醒了……

 

 

●   ●   ●

 

喝茶能降血壓、降血糖?

 

喝茶能減肥?隔夜茶致癌?關於喝茶的 3 個常見問題

 

 

茶葉中有多種有效成分,最主要的就是茶多酚、咖啡因、茶氨酸。

 

雖然這些成分對人體可能有益,但只靠喝茶,這個可能性也沒有變得更高。

 

糖尿病

不說別的,茶葉中的咖啡因會升高血糖,所以降血糖什麼的,還是別「找茶」了,繼續控制飲食、規範用藥才是正解。

 

如果血糖高但就是喜歡喝茶,那就一定要注意監測血糖。喝茶後沒有影響血糖的話,才可以繼續喝。

 

高血壓

茶葉中的咖啡因是否影響血壓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喜歡喝茶的高血壓患者,同樣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茶上,還是要注意監測血壓和治療。如果不影響血壓控制,就可以繼續喝。

 

目前一些研究發現,喝茶的人患老年痴呆、卵巢癌、心臟病、腎結石等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喝茶的人要低。因此總的來說,只要身體沒什麼大問題,喝茶的益處還是更多的。

 

 

●   ●   ●

 

喝隔夜茶會致癌?

 

喝茶能減肥?隔夜茶致癌?關於喝茶的 3 個常見問題

 

 

所謂「隔夜茶」,一般指放置時間比較久的茶,而不一定是隔夜,只要長時間放置,管它「隔夜」「隔日」還是「隔日夜」,都算。

 

最常聽到的對「隔夜茶」危害的擔心,更多的在於擔心長時間放置的茶里,會產生亞硝酸鹽。

 

其實,茶水裡的亞硝酸鹽本身並不會致癌。

 

但含亞硝酸鹽的食物被吃進人體後,在胃酸作用下,會與胃內的生物胺結合,形成亞硝胺——亞硝胺才是值得大家擔心的可能致癌物,與肝癌、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生密切相關。

 

說到這裡,丁當不得不把那句重複了一千遍的話,重複第一千零一遍: 離開劑量說毒性,都是耍流氓。害怕有毒有害,要看吃多少。

 

比如國家規定,生活飲用水的亞硝酸鹽標準是 1 微克 / 毫升。也就是說,只要亞硝酸鹽不超過這個量,就是安全的。

 

有一個實驗將茶水靜置 24 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到原始濃度的 2.17 倍,但也只有 0.130 微克 / 毫升。

 

另一個實驗是把茶水靜置 60 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為原始濃度的 2.061 倍,但也僅為 0.251 微克 / 毫升。

 

可以看出,茶水隔夜(甚至隔好幾夜),沒有亞硝酸鹽超標,致癌就無從談起啦。

 

 

最後,丁當不得不說說獨家的「選茶秘籍」了。

 

很簡單,就兩條:

 

  • 一是你覺得好喝;

  • 二是你買得起。

 

至於其他各種推薦,其實都是「買家秀」,丁當覺得看看就行,哪能全都當真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丁香醫生(ID: DingXiangYiShe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親節送禮新選擇 美容醫學助媽媽容光煥發 看著時下最夯韓劇《社內相親》高顏值女星們與剛新婚的不老女神孫藝珍,長年為家庭操勞的媽媽們也忍不住在電視機前讚嘆韓國藝人的凍齡神話,然而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母親節將至,有知名醫美診所統計2022詢問度最高的三大醫美減齡保養療程,還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被媒體受訪時,提到月底恐有千例確診個案。今(12)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破千例是有可能,達到萬例「當然有可能」。另外近期國外又出現全新的變異株,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提出見解。 目前匡列為減緩確診數上升速度 破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7歲陳先生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今年初在肝膽腸胃科進行追蹤的時候,發現肝臟有顆2公分的腫瘤,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早期肝癌,經醫師施以無線射頻燒灼術治療肝臟腫瘤,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肝癌初期無症狀 檢查發現多已是中晚期 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耀光醫師指出,肝癌早期未必會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被認為是最後發現的器官。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團隊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