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嚴重氣喘難控制?「生物製劑」是患者福音

嚴重氣喘難控制?「生物製劑」是患者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氣喘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氣流阻滯,它是經由外在或內在的刺激因素,如過敏原、病毒感染、吸菸等原因刺激呼吸道產生慢性呼吸道炎症,臨床上會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喘鳴音,尤其是半夜或凌晨更為明顯。

治療氣喘用藥有2種 緩解型藥物可達立即效果

治療氣喘的藥物分為控制型及緩解型藥物。控制型藥物可治療呼吸道發炎、控制症狀,並降低未來發生急性惡化的風險,規律的使用此類藥物才能達到良好控制;以吸入型類固醇為基礎的藥物都是控制型藥物。

至於緩解型藥物則可立即達到支氣管擴張效果,多於氣喘急性惡化時使用,亦可於運動之前使用,以預防運動誘發性支氣管收縮。

用藥順從性 吸藥技巧是關鍵

此外,根據研究,約有17.4%的氣喘屬於困難控制型氣喘而嚴重型氣喘約佔3.6%。這些病人會因用藥順從性是否良好,吸藥技巧是否正確,診斷是否正確,共病症(如肥胖,呼吸中止症,過敏性鼻炎,鼻息肉,胃酸逆流,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否同時治療,而導致控制不佳。因此,這些病人照護的需求牽涉複雜的評估及多專科的整合照護。

改善氣喘症狀  共病治療莫輕忽

台中榮總呼吸治療科主任詹明澄醫師提及,目前生物製劑是吸入型類固醇為基礎的控制型藥物治療氣喘之後,仍然無法良好控制氣喘時可以考慮的附加治療。然而,因為價格昂貴,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控制不佳的氣喘之前,應仔細評估用藥順從性是否良好,吸藥技巧是否正確,氣喘診斷是否正確,共病症(如肥胖、呼吸中止症、過敏性鼻炎、鼻息肉、胃酸逆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是否出現並同時治療。


【延伸閱讀】

氣喘患者易重症? 疫情期間自我照護重點

遠離氣喘發作 把握日常三步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衛福部建議全民健保自110年1月1日起,一般保險費費率先恢復至二代健保施行前之5.17%,立即發布施行。自102年二代健保施行後,依健保法第24條規定,健保會應於年度開始1個月前依協議訂定之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完成該年度應計之收支平衡費率之審議,報衛福部轉報行政院核定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秋冬防疫勤洗手,卻常聽到有人因接觸太多清潔劑,洗到手部脫皮不適,這時用護手霜可有效改善嗎?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地邀請皮膚專科診所副院長陳彥達醫師,為大家詳細剖析護手霜的成分及功效。滋潤+保濕成分 減緩手部乾燥問題陳彥達醫師說明,手是身體皮膚的一部分,但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衛生福利部29日公布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106年增加4,447人。107年平均每4分31秒1人罹癌,比106年快轉11秒。十大癌症前三名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檳榔、菸、九三項皆有 上消化道癌風險高十倍其中男性口腔癌與食道癌的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灣入冬後第一波寒流,卅日凌晨來襲,臺澎金馬各地氣溫溜滑梯,各地溫度預測都在攝氏十度以下!雖預估跨年假期後將回升,但仍以攝氏十六、七度為基準。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指出,節令冬至過後代表嚴冬來臨,可以預見一波波冷氣團來襲,將持續到一月底大寒後才會緩解,這時必須為自己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