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嚼檳榔不只致癌 研究:慢性病找上門

嚼檳榔不只致癌 研究:慢性病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嚼檳榔時,粗纖維會不斷磨損口腔黏膜,傷口不斷結疤又受損,累積一段時間會造成口腔纖維化難以張口,無法正常進食!許多研究證實,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且男性嚼食檳榔,下一代容易提早得到代謝症候群;孕婦嚼食檳榔也容易導致流產、早產、寶寶出生體重過輕及短小等問題等,嚼食檳榔可說是百害無一利。
及時戒檳菸、定期篩檢 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
使用檳榔、菸品、酒是我國口腔癌個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說,有研究指出同時使用檳榔、菸品、酒的民眾,相較沒有前述習慣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口腔、咽、喉及食道)風險高10.5倍;研究證實,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死亡風險;WHO也指出吸菸者若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戒菸成功,預估可分別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壽命,愈早戒菸檳酒,可遠離口腔癌!
檳榔子不只致癌 長期嚼檳慢性病上身
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王英偉署說明,許多口腔癌患者9成有菸檳習慣,且都從口腔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而來,目前多數的口腔癌前病變可經由手術或雷射切除獲得治療,治療消除癌前病變細胞也可使用光動力,使患者不用再忍受開刀縫合之苦,只要把握「治療黃金期」預防口腔癌不難!
透過口腔黏膜檢查 早期發癌前病變
口腔癌是目前最容易預防的癌症,王英偉署長指出,透過口腔黏膜檢查容易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可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並藉由衛教,勸其戒檳榔與戒菸,還可以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

王英偉署長提醒,預防口腔癌輕鬆又簡單3招:『拒絕檳榔、菸、酒』、『定期篩檢』、『即早治療』,即可遠離口腔癌威脅,並呼籲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應定期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檢查,及早戒除使用檳榔、菸品習慣,降低口腔癌的發生。

【延伸閱讀】

晚期攝護腺癌荷爾蒙療法 宛如控制慢性病

孕前停看聽 多發性硬化症媽咪備孕攻略

新一代藥物雙管齊下 助患者一掃憂鬱症陰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哈秋!哈秋!感冒不是快好了,怎麼好像又中標新的病毒。」、「昨天聽到Tina咳嗽,沒想到今天我的喉嚨也痛起來了!」辦公室常見一人感冒其他同事紛紛中獎的情形。拒絕感冒病毒抓交替,一定要先知道辦公室中哪些地方最毒!在感冒初期出現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時及早壓制,避免感染更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曾有一名鼻咽癌病患因為不信賴常規醫療,企圖透過飢餓療法改變體質,控制癌症。結果在短時間內體重驟降了10%,產生癌症惡病質,後來在醫護人員衛教下,接受常規醫療,並透過藥品改善體質及食慾,才逐漸恢復體重及體力,原本要透過輪椅才能行動,現在活動力大幅好轉,甚至與往常無異。癌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告別舊歲邁入新年,許多愛美女性趁迎新年選擇醫美保養來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希冀以煥然一新的狀態,在新年度能帶來一番好運兆。另一個更實際的原因,是希望在過年走春時,獲得許久不見的親戚朋友,稱讚一句「越來越年輕呢」、「怎麼保養得這麼好」”等等讚美聲,讓自己在新的一年初始之際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蔡岳宏報導】一名四十幾歲1200高度近視男性,開車時因看不清前方汽車方向燈,危險駕駛險些釀成意外,後來到眼科檢查,發現竟是因為高度近視提早誘發白內障。後來經白內障手術治療,一併治療高度近視與白內障,現在裸視能達到1.0,他說,好久都沒看見如此清晰色彩繽紛的世界了。年紀輕輕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