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人牙周病發生率達9成 你真的懂刷牙?

  40多歲的蘇女士早年罹患牙周病,健康的牙齒已剩不到幾顆,因為牙齒周邊組織及牙周骨都已毀壞,連植牙都不能施作,無法正常進食,必須將3餐食物打碎,造成生活極大困擾,營養也攝取不足。蘇女士悔不當初,要是發現牙齒有狀況時,立即請牙醫師治療,也許還能避免無牙之苦。

  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醫師董醒任表示,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的疾病,主要成因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長期堆積,引發牙齦紅腫發炎、流血及齒槽骨破壞,導致牙縫變大、牙齒動搖,終至失去牙齒;第2個原因是生活習慣不佳,熬夜、抽菸、糖尿病等讓身體抵抗力下降,細菌就有機可趁;第3個原因與遺傳基因有關,根據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牙周病會經由父母傳給子女,也有遺傳學的研究證實某些與牙周病有關的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

  台灣牙周病的發生率高達90%,且牙周致病菌可經由唾液傳給家人及伴侶,因此牙周病的預防與治療應該全家一起來,若家中成員有嚴重牙周病,則所有家人皆應請專業牙醫師進行牙周病篩檢,因疾病位置、破壞程度、疾病活性,甚至病人年齡都會影響診斷。檢查使用具有特定刻度的牙周探測計,依探測時出血、牙結石及深度分不同嚴重程度,當多顆牙探測深度超過5mm時,就應進行完整性牙周檢查及治療。

  洗牙、刷牙、深部刮除、牙齒拔除、定期保養牙齒等,是一般常見的牙周病保守治療方法,若病程持續惡化,則不得不採取更積極的手術治療。董醒任認為,牙周病會找上門,往往根源於未正確潔牙,所以治療及預防的真正關鍵在於正確口腔衛生觀念及落實。正確潔牙方法可參考「貝氏刷牙法」如下:

1.將牙刷放在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呈45度,讓刷毛進到牙齦溝。

2.以2顆牙齒為單位,左右來回輕輕刷約10次,每個面都要刷到。

3.輔以牙線、牙間刷及單束毛牙刷,讓一般牙刷難以刷到的地方也清潔乾淨。

4.原則上,剛開始全口牙齒刷完大約需要15至20分鐘。

  雖然大部分牙周病都不會痛,但是牙周病的症狀常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諸如口臭、牙齒移位、動搖,或是牙肉退縮、出血、流膿及不潔的牙垢等,不但影響人際關係及自信,更會因無法正常進食,造成身體虛弱。董醒任提醒,養成正確潔牙習慣,並定期找專業牙科醫師檢查牙齒,是牙齒保健、避免無牙之苦的不二法門。

相關推薦

高齡彈力帶運動 8分鐘輕鬆上手多數年長者的運動就是戶外步行,每天走約1至2公里 這類運動沒有不好,但要讓身體肌肉有實質上的改變,或遠離骨質疏鬆這部分是不足夠 我們需要的是增加肌肉的負重能力,當進行負重訓練時,會促使肌肉與骨頭成長 肌肉跟神經的連接就會變強,也可以強化日常生活的的機能 多數長者會覺得...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新冠肺炎疫情,不論高峰或趨緩,民眾待在家的時間,都比疫情出現前還要更長。待在家裡,很多民眾是吃吃喝喝,也有民眾誤以為日日加餐加量,強身還能提升免疫力,結果大吃半年以後,竟然變瘦還出現頭暈、想吐、視力模糊等糖尿病症狀。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洪泊儒表示,糖尿病...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癌友治療和照護上的專業服務,更長期提供癌友「醫療級假髮」免費借用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7年度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發癌症人數已高達116,131人,相較106年度新增4,447人,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癌友治療和照護上的專業服務,更長期...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1期已於昨(11)日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7月22日前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的18歲以上、7月30日前接種第一劑的54歲以上市民將可預約第二劑AZ疫苗。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BNT疫苗開放22至12歲、18歲以上第9類,也提供45歲以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