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毛小孩「心」事誰人知? 犬貓心臟病占1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調查,2017年全台毛孩數量共251萬隻,越來越多人以養寵物取代結婚生子,視毛小孩為家庭重要成員,不過,獸醫師提醒,就跟人一樣,毛小孩年紀一大,就容易罹患心臟病,建議主人每年應該帶著老化犬貓接受健康檢查。

  據統計,每10隻犬貓就有1隻患有心臟相關疾病,中老年的貴賓和瑪爾濟斯等小型犬罹患心瓣膜疾病發生率更高達7成。以狗而言,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病為慢性瓣膜疾病,貓則是肥厚性心肌病居多,嚴重的話可能引起心衰竭,導致毛孩死亡。

  獸醫師蔡志鴻指出,患有心臟疾病的毛孩在初期臨床症狀可能不明顯,貓科動物又比犬隻更容易隱藏身體上的疾病,直到心臟疾病惡化後才顯現。當狗持續發生咳嗽、氣喘、運動耐力下降等症狀;貓咪則不想動、胃口差、躲起來時,都可能已是心臟病徵兆。

  至於引發毛小孩心臟疾病的原因,蔡志鴻表示,除了先天性的異常之外,其他像是感染、內分泌、中毒、代謝性疾病以及老年退化皆會造成心臟功能缺損。其中,又以老年退化造成的心臟疾病在臨床上最為常見。

  蔡志鴻建議,6歲以上貓咪與7歲以上犬隻,應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包含基本聽診、血壓及心率量測,以追蹤家中犬貓的健康狀況。

  此外,國人對於毛小孩的保健食品認知非常有限,3成飼主擔心保健食品可能影響寵物健康,也擔心額外花費及身體負擔。蔡志鴻提醒,飼主可以請教醫師專業意見,選購保健食品,延長毛小孩陪伴主人的時間。

相關推薦

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是許多男生都容易出現且擔心的問題,今天Mary就要教大家,如何預防尿路結石~     平時多運動,少暴飲暴食,減少沉澱結晶的產生。 多喝水,每天至少3公升,降低尿液濃度,減少產生結石的機會。 盡量避免食用高普林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蝦蟹等。 若有發生過結石的患者...

閱讀詳情 »

(一)人要健康,只要血多 要血多,只要早睡(每天10:30以前/成人)加敲膽經(大腿外側各100下/每天)。 早睡是造血時間的保證: 人並非二十四小時都能造血,古時候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體造血是有特定時段的,這是天人相應的結果是不能任意改變的。 敲膽經是造血材料的準備(現代人不缺營養,但...

閱讀詳情 »

無知和愚昧是最大的傷害!打退燒針,那是在殘害你的寶貝! 很多人都有發燒的經歷—哎呀,感冒了!然後身體發燒。怎樣正確地認識發燒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 1.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正在清除有害物質的信號,是人體正在自我改善的表現。 2.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入侵體內的病毒、細菌或者滯留在體內的毒...

閱讀詳情 »

繼美國境內出現第一起伊波拉案例後,西班牙也傳出護士因照顧伊波拉患者染病的消息,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宣示加強機場警戒。種種情勢令疫情霎時升溫,而一旦伊波拉來襲,台灣的防疫體系將如何因應? 撰文/蔡曜蓮、張佳婷 在西非延燒八個月之久的伊波拉(Ebola)疫情,九月底發生首起非洲外的案例,而且還是發生在世界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