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毛小孩「心」事誰人知? 犬貓心臟病占1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調查,2017年全台毛孩數量共251萬隻,越來越多人以養寵物取代結婚生子,視毛小孩為家庭重要成員,不過,獸醫師提醒,就跟人一樣,毛小孩年紀一大,就容易罹患心臟病,建議主人每年應該帶著老化犬貓接受健康檢查。

  據統計,每10隻犬貓就有1隻患有心臟相關疾病,中老年的貴賓和瑪爾濟斯等小型犬罹患心瓣膜疾病發生率更高達7成。以狗而言,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病為慢性瓣膜疾病,貓則是肥厚性心肌病居多,嚴重的話可能引起心衰竭,導致毛孩死亡。

  獸醫師蔡志鴻指出,患有心臟疾病的毛孩在初期臨床症狀可能不明顯,貓科動物又比犬隻更容易隱藏身體上的疾病,直到心臟疾病惡化後才顯現。當狗持續發生咳嗽、氣喘、運動耐力下降等症狀;貓咪則不想動、胃口差、躲起來時,都可能已是心臟病徵兆。

  至於引發毛小孩心臟疾病的原因,蔡志鴻表示,除了先天性的異常之外,其他像是感染、內分泌、中毒、代謝性疾病以及老年退化皆會造成心臟功能缺損。其中,又以老年退化造成的心臟疾病在臨床上最為常見。

  蔡志鴻建議,6歲以上貓咪與7歲以上犬隻,應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包含基本聽診、血壓及心率量測,以追蹤家中犬貓的健康狀況。

  此外,國人對於毛小孩的保健食品認知非常有限,3成飼主擔心保健食品可能影響寵物健康,也擔心額外花費及身體負擔。蔡志鴻提醒,飼主可以請教醫師專業意見,選購保健食品,延長毛小孩陪伴主人的時間。

相關推薦

照顧特別小的孩子的時候,比較難掌握好的是〈掏耳朵〉。實際上在掏耳朵這個行為裡潛藏著,原來有「這樣的事情啊!?」的盲點⋯⋯所以這一次要為大家介紹,實際上媽媽為孩子掏耳朵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的三件事情。   小心!〈掏耳朵〉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意外…… 寶寶的耳朵很小,...

閱讀詳情 »

毛豆、黃豆,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種食材,居然是相同的作物?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毛豆、黃豆都是大豆,年幼的大豆呈綠色,也就是俗稱的毛豆,當大豆成熟後,豆粒會變小、變硬,就成了我們常看到的黃豆囉!  當大豆長到約8分熟時,豆粒仍是綠色的,就是我們所說的「毛豆」。 當大豆完全成熟時,豆粒會變小、...

閱讀詳情 »

翻攝gjoyz,下同   2011年11月,湖北一位31歲媽媽周璐,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症,只有腎臟移植才可以挽救她的性命。她聽到了這消息,甚至想與丈夫離婚,只因不想連累家人。 過了半年後,她的5歲兒子陳孝天,也被診斷出罹患腦癌 母子倆都拖著病痛的身體,慢慢的往死亡邁進。 所以,後來這位小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