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內首見新冠巴西變異病毒 24日巴西入境強制集中檢疫

國內首見新冠巴西變異病毒 24日巴西入境強制集中檢疫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月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長期旅居巴西1家4人,入境台灣檢疫期間,出現症狀通報確診,今(21)日公告分析病毒DNA結果,確認感染巴西變異病毒,2月24日零時起,有14天內巴西旅遊史須入住集中檢疫所。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巴西回國4人中,包含第903例、第904例、第906例,都檢出新冠巴西變異病毒,第905例因病毒量低沒有辦法分析,首次在台灣發現巴西變異病毒,未來從巴西入境將會與英國和南非相同。


陳時中持續說明,2月34日零時起,抵達台灣時間起算,14天內曾經有巴西旅遊使,包含在當地轉機,將比照英國、南非、史瓦帝尼,入境後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期滿前須採檢,結果呈現陰性才能回家,繼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


陳時中強調,由巴西入境或14天內有旅遊史民眾,在即中檢驗所期間不需要負擔費用,集中檢疫所量能目前都足夠,12月開始比較緊張,農曆春前節最高到4.3萬人,現在則有8千多人,面對強制集中檢疫入境民眾數量足夠。


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目前主要3株新冠變異病毒,包含英國變異株、南非變異株、巴西變異株,研究發現都有D614G變異點,其他變異點各有相同與相異,讓影響力與原始病毒有差異。


國內首見新冠巴西變異病毒 24日巴西入境強制集中檢疫

▲全球主要新冠病毒主要變異株整理。(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羅一鈞解釋,在部分研究中發現,英國變異株傳播力與致死率都會上升,南非變異株傳播力會上升,也會降低疫苗保護力,巴西變異株仍在推測階段,傳播力上升,讓疫苗保護力下降,台灣將會持續觀察新冠病毒變異狀況。


指揮中心表示,巴西疫情過高峰趨緩,惟仍嚴峻,確診數已逾1,010萬例(4,682例/每10萬人),占全球9%,死亡數近25萬例(1,136例/每百萬人)。近一週新增確診數為全球第二,平均日增逾47,000例,較上週增加6%。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作者:駱慧雯金黃色的色澤、酸甜的爽口滋味,讓楊桃成為許多人的夏日最愛水果,但醫師提醒,患有腎臟疾病的人,大嗑楊桃前要三思,最近門診就有1名不曉得自己罹患腎臟病的婦人,誤食楊桃之後引發中毒反應,性情大變,從溫柔婦變成躁動媽。 楊桃是夏季民眾很愛吃的消暑聖品,但它含有一種獨特的神經毒素,對腎臟代謝不良的...

閱讀詳情 »

作者:張世傑大拇指卡卡、手腕痠痛,小心「媽媽手」上身。復健科醫師指出,俗稱「媽媽手」的手部「狹窄性腱鞘炎」,並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的疾病,凡是手部需要經常做出重複性動作的人,就有可能得到,若輕忽就易釀成慢性發炎,千萬要小心。 凡是手部需要經常做出重複性動作的人,小心「媽媽手」上身。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

閱讀詳情 »

作者:洪毓琪膝關節骨壞死,一定得換人工關節?骨科醫師表示,透過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可縮小傷口、保留自身膝關節!而誘發膝關節骨壞死的危險因子,目前醫界則尚無定論,僅推測可能與5大因素有關。 膝關節骨壞死,又被稱為「缺血性壞死」,患者於臨床上常會合併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問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

閱讀詳情 »

作者:張世傑攝護腺肥大俗稱男人的「長壽病」,40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 比例會愈來愈高,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無直接關係, 但攝護腺慢性發炎與壓力關係密切,假若有尿流變細、 小便斷續或頻尿等現象,則要提高警覺千萬別輕忽。 泌尿專科醫師吳哲安指出,男性40歲以後, 就開始容易出現攝護腺增生的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