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國際胃癌宣導月 病友「胃」健康而騎

國際胃癌宣導月 病友「胃」健康而騎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全球每年有超過百萬人死於胃癌,胃癌也已連續居國內10大死因的第7位,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為喚起大眾對於此疾病的重視,與衛福部、北市衛生局合作舉辦自行車活動,找來胃癌病友以自行車騎行3公里環繞出「胃」形狀的路線,為他們在艱辛的治療路程上加油打氣。

胃部不適就醫竟罹胃癌

其中一位前來參加活動的病友謝明瑤,13年前因胃部不適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第一期胃癌,從確診到手術僅一週,進行全胃、全脾、1/3胰臟切除,索性後來經過飲食控制、運動以及治療控制胃癌,目前情況良好。謝明瑤表示,希望能透過自己站出來,鼓勵更多胃癌病友能勇敢面對,也希望民眾能重視胃癌這項疾病。

飲食和運動助控制病情

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胃癌與飲食、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由於現代人喜好高鹽份、燻烤、醃漬品等食物,容易傷害胃黏膜而增加致癌機率;他建議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飲食方面也應多吃蔬果,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此外也應搭配適度運動,除了能預防胃癌,也能增強心肺功能。

晚期胃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

台灣每年確診的胃癌病患約3,800位,意味著每年有超過3,000多個家庭受胃癌所影響。根據台灣癌登中心報告,全癌症五年相對存活率約為5成,但胃癌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卻不到1成,是國人不容忽視的疾病。王正旭解釋,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近六成胃癌患者初次診斷即為晚期或轉移型胃癌,往往錯過治療黃金期;希望能透過此次活動能喚起社會及民眾對於胃癌「及早診斷,積極治療」的重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抵禦外界細菌的入侵,許多人都會利用保鮮膜來作為屏障,但是,保鮮膜畢竟不是“保險”膜,這就意味著,使用保鮮膜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使用保鮮膜的常識,以及如何正確的使用保鮮膜? 1、不宜使用保鮮膜的幾類食物...

閱讀詳情 »

當緊緊握拳時,會壓迫到手掌的血管,而這樣的擠壓動作會阻斷血液系統流通。因此手掌會變成白色。變成白的手掌,若能馬上回復原來的膚色,需表示血管健康,但是,如果要花10秒以上時間才能恢復的話.就要當心是不是​​有動脈硬化的情形。 捏捏手指,有病先知       交叉手指就能...

閱讀詳情 »

我們都知道大蒜中不僅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而且含有鍺和硒等元素可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因此被很多人所喜愛。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大蒜,因為大蒜味最辛,刺激性強對於眼病患者、肝病患者很容易造成傷害。所以一定要謹用。下面為大家總結了五類不宜吃蒜防癌的人。蒜作為常用蔬菜和調味,當然是適合大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